新思路客 > 都市小说 > 隆万盛世 > 602多疑(1/2)

602多疑(1/2)

上一章隆万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
隆万盛世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改刑部左侍郎王本固为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看到嘉靖皇帝张嘴,黄锦还有些欢喜,急忙附耳过去倾听。

只是没想到嘉靖皇帝吩咐的却是这个,让王本固取代迟凤翔掌控京营。

“遵旨。”

虽然有些失望,可黄锦依旧在皇帝耳边低声道。

嘉靖皇帝没有同意回乾清宫,黄锦自然不敢再提,至少短期内是不能再说了。

见到嘉靖皇帝已经闭眼休息,黄锦识趣的就要退出,只是耳中再次听到嘉靖皇帝说话的声音。

“黄锦,你去尚宝监,把所有玉玺都拿到这里来。”

“遵旨。”

黄锦此时已经知道嘉靖皇帝的打算,收回全部印玺,其中自然包含那枚“皇帝行玺”,这样也不容易让外界读懂皇帝的真实意图。

“司礼监也搬到永寿宫来,明日起由直臣直接入宫奏事。”

嘉靖皇帝随即又说道,不过想必是真累了,说完这话后久久不再言语。

黄锦呆站了好一会儿才确定嘉靖皇帝是真的没有旨意要下发,这才小心翼翼退出殿去。

黄锦出去以后,第一时间就是把嘉靖皇帝的旨意传达下去。

先让人去无逸殿通知阁老,草拟圣旨交司礼监,而他又安排人马上去通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全部都搬到永寿宫来办差。

派出去两拨人后,黄锦就带和几个太监、內侍直接去尚宝监。

尚宝监,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凡用宝玺时,外尚宝司以揭贴赴本监请旨,再至女官尚宝司领取,监视外司用讫,存号簿,缴进。

洪武十七年设置,初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洪武二十采。

玺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系印的带子(韨f)坏掉之后,便用彩色的丝带挽结成穗状,“光明表章、转相结受”,遂称之为“绶”。

汉沿秦制,天子六玺,皆白玉制成,钮作螭虎,文与秦同。

汉高帝刘邦进入关中之后,获得了秦始皇的蓝田白玉玺,佩带在身边,这时候才称此蓝田白玉所制宝玺即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传国玉玺”。

到了唐代,唐代皇帝又有了“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

2、受命宝,宝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以上二宝,封禅用之。

3、天子之宝,答外夷书用之。

4、天子信宝,举大兵用之。

5、天子行宝,封册用之。

6、皇帝之宝,答邻国书用之。

7、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用之。

8、皇帝行宝,降御札用之。

以上,即所谓的“史之事。

17、钦文之宝,用以敕封丹符出验四方。

不过据《明史》记载,以上十七宝中,“皇帝亲亲之宝、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四宝为明成祖朱棣所制。

除上述十七宝外,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又新制七宝:分别为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和敕正万民之宝。

前后相合,所以皇帝有二十四宝,材质金、玉兼有,为符台所掌管。

符台即为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

除此之外,只有皇后之玺为女官所收存掌管,不在尚宝监掌管范围内。

黄锦在记录册上小心留下签押手记,移交宝玺时自然也不敢怠慢,皆打开盒盖仔细确认后,才带着几个太监內侍奉着宝玺匆匆赶回永寿宫。

此时嘉靖皇帝已经小憩,可宝玺却不敢随意存放,只好由黄锦一个个小心翼翼抱进嘉靖皇帝卧榻一旁小几上。

黄锦心里其实很清楚,皇帝应该是知天命,所以才会如此。

以往处置奏疏,都是内阁把票拟之后的奏疏送到司礼监,司礼监分类后呈报嘉靖皇帝御览,其中一些无足轻重或者有惯例的奏疏,司礼监直接就处理了。

而现在,嘉靖皇帝让他们从明日起由阁臣直接送到这里,交给他批阅。

倒不是因为皇帝不信任太监,而是这个时候的皇帝极度敏感,或许已经到了对宦官和大臣都不信任的状态。

人的虚弱的时候就是这样,担心大权旁落。

而有阁臣和宦官相互牵制,皇帝的权威才能得到保障。

甚至于把所有宝玺都收到宫里来,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心。

“不错,就把这个交到司礼监,让他们用印后尽快送到六科去。”

无逸殿里,徐阶查看了由次辅李春芳草拟的圣旨,也就是由刑部左侍郎王本固转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的旨意。

旨意郭朴和高拱先前都已经看过,并无差错。

开玩笑,只是按照皇帝的话润色一道旨意,对他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隆万盛世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