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走到床前将帐子挂起,发现自己还漏了话:“啊,对,还有庄宁宫方才来人了,说今日不用去请安。”>
梨花一边起身穿鞋下地,一边用手开始挽发髻,嘴里说:“好知春,不必着急,慢慢说。”>
她一件一件事回应知春:“鲁婕妤来就来,无妨。”>
她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鲁婕妤不来才奇怪。>
“那死了的鸟莫要随意丢埋,得拿去烧了。”>
那必定是吃了双煞虫卵的鸟,被吸干了精血,得要处理好,否则又是祸端。>
“今日不必请安,正好修整一二,殿中的摆设要改改,只怕咱们两个要辛苦一些了。”>
昨夜苍辰殿的小太监摆设的很好很整齐,但并不符合她的审美,她要重新摆一边。>
小俊子死了,刘三子不知道会不会被放回来,放回来只怕也不能用,所以她和知春要辛苦了。>
梨花挽了个简单的发髻,准备找根钗别住,回忆了一下知春的话,动作一顿:“什么吃白食赖着不走的小太监?”>
知春叠起被子:“就两个小太监,奴婢起时候他们就在了,不知要做什么。您出去看看就知了,奴婢也不清楚怎么回事,问他们也不说。”>
这俩小太监话不多,走路同时一瘸一拐的,像被毒打过一顿。>
知春看他们奇奇怪怪的,问他们是做什么的,来汀梨院干什么,他们不说,非要等见到梨花再说。>
知春在做早膳时,时不时从小厨房里出来警惕的盯着他们,看他们就靠在廊下,像种住了,定力十足,半步没挪过窝,知春这才放心。>
后面她做好早膳,出去礼貌性问两小太监吃了吗,两人出奇一致的摇头,露出理所当然要在这吃的表情。>
知春一下子又警惕上了,直接拒绝说没多做,她才不给两人吃白食呢。>
鲁婕妤兴许是那边听见动静了,带着绿竹神经兮兮的过来。>
知春那会还没发现,那俩小太监就敏锐的觉察了。>
两人动作迅速敏捷,看着很有经验的样子,当即一瘸一拐出马把人远远拦下。>
鲁婕妤没料到在汀梨院有人师出无名就敢拦她,大怒呵斥,绿竹上前理论叫嚣,结果通通没用。>
那俩小太监根本就不怕,态度高冷,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他们对鲁婕妤主仆爱答不理,十句有九句不回应,拦着去路一步不让,要把鲁婕妤主仆气炸了。>
于是绿竹和那两个小太监杠了起来,就此僵持下来。>
一方不走,一方不让,直到梨花醒来。>
梨花昨夜睡得晚,又耗费了许多心神,加之梦境纷扰,睡得很沉,没听见那番动静。>
知春看得十分解气,又遗憾梨花没看见那场面,现下热烈的把经过跟说书一样,说得抑扬顿挫。>
梨花没忍住笑了,又有股莫名熟悉感,这两小太监听着有种缺心眼的孤勇,谁做他们主子谁倒霉。>
但是来这儿做什么呢?>
梨花坐到梳妆台,今日不出门,她打算拿根钗子把发髻简单别住就成。>
低头却看见梳妆台正中摆放着一根极品白玉钗子,上面雕了青龙,不正是妖孽昨夜替她挽发的白玉钗么?>
此刻想起那厮,梨花心头升起些许与以往不同的感觉,不知如何形容。>
尤其想起昨夜妖孽替她挽发那幕,手忙脚乱的,梨花竟有些想笑,觉得那一刻的妖孽不似帝王,有点可爱。>
也不知她那刻为何那么大的狗胆敢对妖孽摆脸色,更神奇的是妖孽也没怪罪。>
知春叠好被子过来替梨花挽发,也发现了那根钗子:“主子,这根钗子奴婢怎没见过的?昨夜看您太困了,奴婢便将它拆放在这里。奴婢瞧上头雕龙刻凤的,是不是不能用?”>
梨花心想可不是么,妖孽留根她不能用的白玉钗子,不是明晃晃告诉她还会来么,这小心机哟。>
梨花暗下决心,她得想个法子确认妖孽是不是看上她了。>
等梨花慢条斯理洗漱完出去一看,一下子惊讶了:“小顺子,小怔子,你们来做什么?”>
电光火石之间,梨花瞪大眼睛,闪过一个荒谬的念头:妖孽不会是派来给她用的吧?>
庄宁宫。>
太后又是一夜没睡好,顶着两个黑眼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这回是想事想的。>
她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自家儿子之前明明对武美人非常差劲,给人赐住汀梨院和犯过事的鲁婕妤做一堆,且只给了个才人位份。>
总之一点苗头和端倪都没有。>
但秦嬷嬷却说皇帝对武美人与众不同。>
方才听说昨夜果然将人给放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