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凉亭处。>
陈司司忧心忡忡对着几人道:>
“前儿个太后娘娘身子欠安,让我们不必去请安,现如今一直未曾让我们去请安,定是身子不爽利的缘由。咱们虽刚入宫不久,但于情于理,都该前去探望关怀才是。”>
凉亭内的其他人,皆是陈司司约出来的新晋妃子,在群芳殿时有几分姐妹同窗之情。>
其他人犹豫:“可太后娘娘无召,我们贸然前去,会不会不妥”>
“太后娘娘仁慈,不会的,再说了——”陈司司昂然一笑:“姐妹们怎忘了,娘娘是我的姑母啊。”>
众人恍然想起这层干系,不过仍有顾虑:“不是说那两个小太监也去了庄宁宫么”>
鲁婕妤就是前车之鉴,她们怎么去撞枪口。>
陈司司暗骂这帮没出息的,连武梨的半分魄力都没有。>
看看人家武梨,发现处境不佳后,转头就去了庄宁宫寻求庇护,一去就是多日。>
人家说不定在庄宁宫太后身边奉汤侍药,刷足了好感,而这帮人还在犹犹豫豫。>
再犹豫,等太后病好了,兴许都要将武梨送到龙床上了。>
对于太后已经许久不让宫妃请安这件事,陈司司自有看法。>
她猜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太后身体不爽,毕竟之前请安看太后精气神萎靡,面色很差,整个人虚得很。>
她不知道武梨用了什么法子留在庄宁宫,但武梨心思敏捷、巧舌如簧,得以留下并不出奇。>
按她想的,梨花在病榻前嘘寒问暖奉汤侍药,将虚弱的太后哄得团团转。>
说不定太后脑子一热,就帮武梨争宠了。>
毕竟太后替宫妃争宠这事早有先例,这些陈司司了解得很清楚。>
她比谁都急,既不安那件事的发展,又怕梨花上位,终于坐不住了,要主动出击。>
但她一个人求见太后实在太打眼,太后也不一定会见她,而一大帮人去求见就不同了。>
陈司司掩下不耐:“太后娘娘也在,难不成他们敢更何况鲁婕妤被放了出来,咱们从前群芳殿时学规矩又学得扎实,诸位姐妹这些时日可有犯过过错”>
和鲁婕妤一同被放出来的,还有周玉珍。>
陈司司避免提到周玉珍,毕竟与吴芳儿死一事扯上干系的,对后宫过于敏感,怕引起众人害怕。>
她私下以关心的名义派人去试探过周玉珍,可惜周玉珍似有畏惧,什么都不说。>
众人互相看看,皆摇摇头,就算犯过小错,也不会在这里承认啊。>
陈司司接着鼓动:“那不就得了,咱们循规蹈矩,何惧之有。”>
她压低声音:“姐妹们,咱们进宫多日,位份低微,毫无建树,难道你们就想一直如此下去”>
这话说中了其他人的心声,自进宫以来她们受到的毒打不少。>
她们的位份处在后宫主子的最底层。>
高位分的妃子她们比不过,和她们位份差不多的,资历又比她们深,导致处处受欺压,日子过得分外艰难。>
如和太后扯上关系,就算不如陈司司那样亲,境遇定然也能好上许多。>
陈司司见其他人动摇,嘴边浮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正想一鼓作气鼓动时,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出现:>
“你们鬼鬼祟祟在干嘛呢”>
众人齐齐抬头看去,惊,是浑横的苏思茹来了。>
从选秀过来的妃子早就见识过苏思茹的霸道和浑横。>
她们以为苏思茹进了宫受了磋磨,一定会有所改善,变得如她们一样老实本分。>
却没想到全不是那回事,苏思茹进了宫跟放养似的,压根没有高级妃嫔给她罪受。>
所在的主殿娘娘也不管苏思茹,任由人使劲折腾。>
太后对苏思茹更是特别宽容,对她告病不去请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大家都知道缘由了,人家苏思茹已过世的祖母——今宜大长公主,以前很可能关照过还是皇后时期的太后。>
从东宫过来的妃子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明面上怎敢为难。>
至少有太后一天在,只要苏思茹不犯错,她们就不敢对苏思茹动手,最起码明面上不敢。>
故而小霸王还是那个小霸王,苏思茹依旧活得有滋有味。>
话说回来苏思茹这头,自捆了鲁婕妤后,她卖力地造谣了一番,整个后宫对她的谣言深信不疑。>
苏思茹又看没什么事发生,鲁婕妤真的一直被关着。>
她知道如她想的,武梨大佬扛住了,仗义啊!>
苏思茹顿时舒爽极了,嘚瑟于自己的妙计,感觉十分良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