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知道的同学轻声说着。>
说的正是扁鹊立的六不治。>
六不治的第一条,说的是对医生不尊重,恣意妄为,不讲道理,患者诊病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医生,要遵医嘱,如果对医生不尊重,自己有着各种小心思,那么即便是用药也无济于事。>
第二条说的是看重财物,不重视健康,扁鹊认为,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过于看重钱财,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那么这个人的病是无法治愈的。>
第三说的是不能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种情况是无法治疗的,医生让不能吃辣,非要吃,医生让不许喝酒,偏要喝,这一类患者也是没法治的。>
第四条说的是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第五条说的是不能适当接受治疗,第六条的意思其实就是相信迷信,不信医生。>
其实从这六不治就可以看出,扁鹊那个时候都是不相信迷信神学的,更何况现在。>
“六不治?”>
胖子还有点呆愣愣的,没能反应过来。>
“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
边上的赵程文道。>
“啥意思?”胖子问。>
赵程文:“......”>
“也就是说,不讲道理,有着自己的歪理,这种人医生是不治的。”边上有人高声道。>
“我没有不讲道理呀。”胖子道。>
“你还没有不讲道理?”>
有人道:“人家赵医生刚才才说了一句,你看看你说了什么,就是要吃肉.......”>
胖子:“........”>
“方医生,我就是嘴贱,您不要和我一般见识。”>
胖子急忙道:“您放心,我都听您的,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一下胖子算是明白了,人家方医生是对他的态度不满,所以有些生气了。>
方彦缓缓道:“你这个情况就是因为大鱼大肉造成的,《黄帝内经》有说,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方医生,我从来不吃高粱,我发誓。”方彦的话还没说完,胖子就急忙道,说着还伸出了一只手,做出了发誓的姿势。>
方彦:“......”>
“哄!”>
边上不少人都忍不住笑了,张悦悦和林婉儿和安瑶三个女孩子也都笑的各有特色。>
胖子又是满脸懵逼。>
小心翼翼的问方彦:“方医生,我又说错话了?”>
“人家方医生说的膏粱,指的就是大鱼大肉。”>
边上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笑着道:“《三国演义》看过没有,那个夏侯驸马,说是膏粱子弟。”>
“啊.......”>
胖子老脸一红,原来方医生说的是这个?>
他还以为是高粱呢,就说嘛,他从来不吃高粱的。>
“你要是吃高粱,可能还好一些。”方彦都无语了。>
“嘿嘿!”>
胖子一阵干笑。>
“高粱厚味,足生大疔是《黄帝内经》里面说的,意思是,经常吃肥甘厚腻、大鱼大肉的人,身上容易长疔疮痈疽,脖子或者咽喉肿毒,也属于痈疽。”>
赵程文道:“你这个情况就是因为大鱼大肉造成的,所以治疗的前提就是要吃素,以后不能太吃大鱼大肉。”>
胖子顿时脸一垮。>
方彦道:“赵医生说的很多,你要是能做到,我就给你开药,你要是做不到,那就另请高明,以后严重了,也不要再来福生堂。”>
“能,我能做到。”>
刚才被方彦一番吓唬,胖子明显已经老实了不少,之后的高粱,是胖子真的不知道,意会错了。>
针对这种患者,方彦刚开始的吓唬还是有点用的。>
“记住,回去之后注意饮食。”>
说着方彦开始开方,一边开方,方彦一边道:“保养身体最重要的两个道理,一个是管住嘴,一个是迈开腿,即便是生活条件好了,也要注意饮食搭配,少喝点酒,多锻炼......”>
说完,方彦也把方子开好了,递给胖子:“这个方子是牛蒡解肌汤,这个汤方是专治头面风热或者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病症的,能解肌透热,化痰消肿。”>
“谢谢方医生,我记住了。”>
胖子接过方子,连连保证:“我回去之后肯定注意。”>
“记住,让你暂时不要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