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军史小说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1/2)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1/2)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第一百一十九章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

人怒不可遏的时候,哪里是那么容易说得通的?

明明出来劝说的考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对了。

刚刚跳起来要跟胡惟庸同归于尽、告御状的学子,这会儿眼珠子都是红的,看着对方道。

“怎么的?”

“就你聪明?”

“这种题,你给在下解释解释,怎么就叫正经了?”

“难不成,你读的书都是在青楼读的不成?”

之前发言的学子此时满脸冷意的看着对面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学。

可既然对方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怀疑自己的水平并且辜负自己的好意了。

那好有什么好说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行,既然伱真不怕丢脸,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此题,乃最正经不过的截搭题。”

“君夫人一词,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而阳货欲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说到这,这位本身显得有些过于温和的学子,毫不客气的盯着对面冷汗都出来了,半句多话不敢说的学子道。

“两句都是出自《论语》,而此书谁敢说自己没学过?”

“圣贤之言、必读之书,谁敢说这里面挑出来的题不正经?”

“没错,胡大人确实玩了些手段,他一句之中截取了三个字,凑成了一道题。”

“可那又如何?”

“论语内截取、拼凑的题,你答不出来,只能怪你自己书读得不行。”

“某的书是不是青楼学的,某不知道,但你读过书吗?”

这话一出,对面的学子一时间面如金纸、气血郁结,最后差点一口老血当场喷了出来。

而贡院门前,随着这番对话,也彻底没人吱声了。

告御状?

告啥御状啊!

现在摆明了胡大老爷这次真就是好好出题,规规矩矩考人学问而已。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正经,但那不过是某些人学识不够,或者压根没想到而已。

不然的话,该怎么解释?

《论语》都背不下来,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而一众学子,此时也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最近备考的日子里,他们天天看那些杂书,这一来二去的竟是连《论语》里的内容都忘记了。

此情此景,谁还好意思抱怨?

随后两天,此题的破题正解彻底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之后,更是随着学子们之口越传越广。

这会儿一众学子们明白过来后,还真没几个继续骂街的了。

不好意思骂啊!

《论语》都背不会,读过书吗?

这句当初发生在贡院门前,刚刚散考之时的对话,彻底响彻了整个大明。

一应学子,这会儿只顾着捶自己脑袋了。

没说的,只能怪自己学识不够了!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在处理完手头最为紧急的一批奏折后,忽然头一抬。

“宋利,今科院试是不是过了?”

“回皇爷,前几天就已经结束了,此时正在判卷呢!”

朱元璋闻言也没多说什么。

他每日里要处理的事情海了去了,还能记着这么一个小事儿,都得夸他博闻强记来着。

朱元璋倒也没多重视,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不过,当他视线扫过站在对面,仿若不存在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之时,他忽然心头一动。

“毛骧,咱问你,这次胡惟庸可亲自出题了?”

朱元璋问的随意,可毛骧可不敢随意答,他恭恭敬敬的躬身道。

“回陛下,此次院试,胡大人如往常一般,只出了最后一题。”

朱元璋一听这个,嘴角不自觉的一抽,犹豫了片刻后,才轻声问道。

“那…此次院试,可有考生怨声载道、埋怨惟庸出题刁钻,最后闹事的?”

毛骧一听这话就在心中默默感叹。

‘这位胡大人圣眷正浓啊!’

不过毛骧羡慕归羡慕、感叹归感叹,可答话一点不敢迟疑。

“回陛下,此次胡大人出题,虽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刁钻,但却压根没有考生抱怨。”

“毕竟胡大人此次可是正正经经出得经义题。”

朱元璋一听胡惟庸出题刁难人还没人骂,顿时还真就来了兴致。

正好这会儿闲着,他干脆把手中的朱笔一放,嘴角都翘了起来,朗声道。

“说说,胡惟庸出的啥考题,居然刁难完了人,还能让人老老实实服气不闹腾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