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重要消息,金乌教教主新文礼已经秘密潜回帝京,准备发起暴动。他还派了三大护法中的殷枭来海市城指挥作战,试图消耗禁军的兵力。可惜殷枭过于自信,指挥失当,白白葬送了金乌教的精锐人马。海市城才会如此不堪一击。
明钦在感情上并不倾向朝廷和金乌教任何一方,朝廷因循苟且,已经积重难返。金乌教横暴不仁,同样不餍人意,双方只是势利之争,谁也代表不了正义,孰胜孰败,还要看哪一方的统帅更为高明。
竟有此事?
慎玉大吃一惊,新文礼是罗刹鬼教的教主,在罗刹国声名藉甚,罗刹皇帝本有杀他之心,奈何朝廷中为他求情之人极多,罗刹皇帝才网开一面,将他流放冰雪积川。
新文礼对金乌教的号召力远非卫振衣之流可比,介时登高一呼,后果不堪设想。慎玉意识到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尽快汇告眠鹤。
你也不用着急。空口无凭,路北熊不会因为我们几句话就撤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着急也是无用。
明钦虽然把这个重要消息告知慎玉,但是大局并不会因之而改变。路北熊奉命征剿金乌教,如今刚刚拿下海市城,金乌教余孽还躲在群山上,他若撤军,等于将海市城双。
慎玉对于宣眉和纪成生死相许的感情颇为钦佩,两人又是她麾下大将,关系还算不错。
多谢慎帅关心。已经好多了。
宣眉施展血祭元气大伤,虽然明钦运用两仪气让她焕发生机,恢复如初却非一朝一夕之事。
慎玉微笑道:听说你们劫获了总督府的东西,特地过来看看。
宣眉忙道:我已询问清楚了,他们确实是从总督府逃出来的,但也不都是金乌教的人,很多都是被贼众裹胁,迫不得已。至于那些卷宗,我正在让人查看,若有发现自然会给慎帅过目。
俘虏关在哪里?
明钦关心的是洛玄音的下落,宣眉絮絮说起卷宗的事,他却充耳不闻,半点不放在心上。
俘虏都在那边,我带你去看。
纪成见明钦少言寡语,脸色不佳,他也不敢得罪,听他问起俘虏,连忙在前面引路。
那就一起过去吧。
慎玉知道明钦的心事,跟在明钦身后。
谷中颇为开阔,到处都有兵卒巡守。只是没有像样的营地,全营上下都是依山傍树,幕天席地。
纪成夫妇抓了不少俘虏,有些穿着金乌教的戎服,不消说是金乌教的弟子,有些只是被金乌教胁迫,原先是总督府的府吏。
这些俘虏都聚在一起,蓬头垢面,身上虽然没有绑索,周围有手持枪铳的兵卒盯守,谁也不敢逃走。
明钦目光逡巡,未在人群中找到洛玄音的下落,不由大失所望,只有这些吗?
纪成怔了一怔,不知明钦这话是何用意。俘虏太多对他来说只是浪费粮食,反不如杀了干净。
宣眉接口笑道:这些俘虏都是我们一一查验过的。如果只是城中百姓,就直接放掉了。咱们是朝廷官军,自然不能草菅人命。
明钦微微点头,洛玄音不在纪成这里,是福是祸尚且难以预料。
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尖叫,明钦脸色大变,展动身法动如脱兔,瞬息踪影全无。
纪成呆了一呆,和宣眉面面相觑。
明钦擅长云梭玉步,身法高妙绝伦,快如电闪。他身形连闪,寻觅声音传出的位置。只见谷中搭了几个简陋的帐篷,声音就是里面传出的。
明钦听那女声甚是惊惶,闪身冲进帐中,就见一个浑身精赤的大汉满面红光,撕扯着一个妇人的衣衫。
明钦定睛一看,虽说那妇人不是洛玄音,营中出现这样的事,纪成夫妻却不闻不问,明显故意袒护,未把慎玉的将令放在心上。
明钦勃然大怒,侵身而近,五指箕张,抓住那人的脖颈从营帐中拽出来。
那人大惊失色,双手虚抓,面孔涨成猪肝色。
慎玉和纪成夫妇随后赶来,见此情景,慎玉脸色登时沉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
慎帅息怒。
宣眉忙道:大帅有所不知。我们白驼寨有很多青壮男子未曾婚配,其实他们本质不坏,只是山寨有匪寇之名,哪有好人家女儿肯下嫁。我看俘虏中有一些独身女子,因想撮合他们,未敢违背大帅将令,还望大帅恕罪。
山寨之中不能说没有好人,但是环境如此,做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好人家的男子谁肯落草为寇。
《水浒》一书名声大噪,然所谓逼上梁山,一百单八将终以走投无路为多。宋江主张招安,虽然有一些反对意见,最终仍然坚决执行下去。虽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也可见这个决定是得到多数弟兄拥护的。
俗谚说什么‘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如若是一部《水浒》颠覆了自己的是非观念,以寇盗为荣,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
古来为寇盗鸣冤叫屈的也只有《水浒》一书名闻遐迩,但是落草为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