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蛮牯大叔告辞后,李华勇领着二女从朱家集来到石门县的县城。,只有这样,咱们赚钱才合法嘛。”
李华勇觉得奇怪,这时候陈挺更是露出一副奇怪的表情:“不是这样的,我们并没有附加其他什么苛刻条件,阿勇不瞒你说,这些天我也打听出政府那边的底线,真要说的话,政府那边的条件其实比我们这边的底线还要高,能让我们赚更多钱,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不同意我们的方案。”
“咦!这就奇怪了,怎么会这样?”
“我也说不好。”陈挺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李华勇两个件夹:
“这是这些天我们和政府谈判的内容,一份是我们自己的方案,另一份算是政府那边的条件,至于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阿勇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我看看。”
李华勇从陈挺手中接过那两个件夹开始浏览,等大致扫过一遍后,李华勇升起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然而在笑过之后,李华勇陷入了沉思。
对于这个大理石矿,本来李华勇之前想得挺好,他准备用后世通常的做法,以“土地承包”的方式来获取这个大理石矿的开采权。简单的说,李华勇是准备把那几个山头给“承包”下来,并且第一期他就准备承包年,然后每年付给国家承包费,以这种方式来获取这个大理石矿的合法经营权。
至于具体的承包费用,实话实说,李华勇在这件事上真的算挺有良心的。他简单看了一下陈挺他们给政府开出的条件,其实这一切也都是他自己的意思。简单的说,如果把这个大理石矿交给自己来经营,那么在今后年内,每卖出一块大理石,获得的受益大致是个人和国家五五分账。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如果根据李华勇提出的合同,国家获得的受益其实比个人还要多,毕竟开采和加工都还需要成本不是?而在合同内规定,所有成本都将由个人承担。
必须承认这样的条件已经是非常良心的了,李华勇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份承包合同能比自己这份更良心,说实话也就是这种大理石矿了,李华勇清楚这里面的暴利,他才敢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然而很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份貌似如此“良心”的承包合同,居然给政府方面给否决了。
那么政府方面为什么拒绝呢?李华勇也看了政府那边开出的条件,从表面上看,情况好像还真像陈挺说的那样,政府那边的条件,似乎比己方的底线还要优厚啊。
政府应许自己对这个大理石矿进行开采,应许自己对这个大理石矿进行经营,他们甚至还给予自己外贸专营权,从收益分配情况来看,政府那边的条件也更优厚,如果执行政府方面拟定的条款,那么今后每卖出一块大理石,收益分配是自己和政府六四开左右。
政府方面唯一的坚持是,他们不准备把这个大理石矿“承包”给李华勇,而是希望以一种类似“合作经营”的方式来对这个大理石矿进行开发。
“奇怪啊,承包这种方法不是很普遍吗?他们怎么会不同意呢。”
陈挺在旁边接口道:“不太清楚,只是有一次我偶尔听省经贸委的张主任这样说过,他说自从发现这个大理石矿后,那几个山头就已经不是普通的农村土地了,而是属于资源类矿产,把资源类矿产承包给私人,目前国内还没有先例,因此他们也不敢开这个口子。”
听了陈挺的话后,李华勇默然。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原来自己在一不小心之下,好像又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呀。陈挺刚才的话应该就是正解了,别看咱们国家从年的改革开放,“承包”就是改革开放早期最重要的关键词,从小岗村那几位农民摁的血,再到马胜利等改革开放早期第一批风云人物,他们的事迹几乎都和“承包”有关。
然而陈挺刚才说得对,或者说他转达那位张副主任的话没有说错,如果把这个大理石矿当中“资源类矿产”的话,那么把这一类矿产承包给个人,目前国内还真没走到这一步。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煤老板”来说,目前国内有“煤老板”吗?
嗯,咱们国家这么大,李华勇相信在这个时候,国内应该已经有煤老板了。然而李华勇同样相信,即便神通广大如“煤老板”们,这个时候应该也处在偷偷摸摸阶段吧?也没多少人能真正活的合法身份吧?
虽然只要稍微等上几年,这种人很快就能获得合法地位,并且在国内大行其道。
“那么自己呢?自己是等到政策放宽,还是在这个时候就寻求某种改变”
就在李华勇沉吟的时候,陈挺开口问道:
“阿勇,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华勇一摆手道:“这事别急,大家先缓一缓,等我想到了解决办法再说。”
当天晚上,李华勇就留在县城哪里也没去,他开始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可惜他暂时没有头绪。
第二天,李华勇陪同林蔚姐妹俩返回李家坳,他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见李华勇一直愁眉不展的样子,林蔚有点不解:
“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人家不就是不让你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