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市,凯云家园小区。
赵玉兰今天终于有时间,能够提前下班,开车像往常一样回到小区,本来准备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从地下室的电梯上楼。
可到了小区门口,看到小区门口竟然新开了一家蔬菜店,招牌的颜色很醒目,精品蔬果园。
店面不大,门窗全部是透明的玻璃,从外面能够看到货架上红彤彤的西红柿,青绿的油菜,紫色的茄子。
全部摆放的整整齐齐,在店外就能感觉到赏心悦目。
赵玉兰想了想,自己是有多长时间没有下厨为家人做过饭菜了。
好像已经想不起来上次自己亲自下厨是什么时候了。
自从和合作伙伴开了现在这家服装公司后,全部身心都投入道工作中,连平时和家人一起吃个饭都没有时间,每天在公司忙碌着,加班几乎是常事。
现在想想,虽然家里雇着保姆,照顾着婆婆和儿子,但是已经好久没有好好一家人坐下来吃个饭了。
趁着今天有时间,要不为家人下厨做一顿饭吧?
赵玉兰在旁边的停下车,挎着包走进这家精品蔬果园。
嗯?店里好幽静哦。
没有菜市场吵吵嚷嚷的讨价还价声,也没有超市里的拥挤。
店里客人很少,轻轻的从各个货架前走过,挑选好需要的东西后,走到收银台前,结账付款。
整个店里,就只有一个理货员和一个收银员。
首先映入赵玉兰眼前的是一个方形的货架,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通红的西红柿。
旁边有位理货员正在从箱子里取出来,一个一个摆放在上面,有强迫症的人看到这种整齐的画面,绝对会很舒服。
整个架子上的西红柿,全部是挑选出来的,没有一个坏的。
赵玉兰拿起一个,捏了捏,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有股淡淡的味道。
尽管赵玉兰很久没有买过菜,但是也能看出来,这里的西红柿颜色不一样。
超市和菜市场的西红柿是粉红色,捏起来硬邦邦,如果切开的话,里面中间部分甚至是白色,甚至还有未熟透的绿色。
可这个不一样,捏起来稍微有些发软,而且是熟透了的深红色,味道很正宗。
赵玉兰低头想找个包装袋,装上一些,她儿子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结果找了半天,没有发现包装袋在哪个位置。
于是对理货员问道:“请问,包装袋在哪里?”
理货员见状,站起来,从门口的架子旁,拿了一个手工编制的扁平形状的篮子,递给赵玉兰,礼貌的说道:“不好意思,我们店里的产品都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塑料包装袋属于不可降解的物品,所以店里并不提供,您可以使用这个。”
赵玉兰接在手里,提了提,篮子编制的非常精巧轻便,于是好奇的问道:“这个可以带出店里?”
“可以的,这个是我们赠送顾客的。”
“是吗?”
赵玉兰有些出乎意料。
货架上的西红柿几乎不需要挑选,因为几乎都一模一样。
选了五六个西红柿,又选择了一些其他的蔬菜。最后在收银台前结账付款。
整个过程非常轻松简单。
上楼,从电梯里出来,正好遇到出来等电梯的保姆,看样子是准备买菜。
“小花,不用去买了,我已经买好菜了。”
“您今天回来的这么早啊?”
“嗯,先生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
“哦,走吧,帮我打下手,今晚我来做菜。”
进了家门,婆婆在客厅看电视,见了她,问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今天公司没事,所以回来的早点。妈,我在小区门口买了菜,今天我来做饭。”
婆婆看到她进了厨房,好奇的跟了进去,见到她放在台面上的手工编织的篮子后。
好奇的拿起来,摸了摸上面精致的纹理,问道:“这菜篮子从哪儿来的?”
“门口菜店里送的。”
“送的吗?好久没有见过这种篮子了?”
“妈,这篮子有什么稀奇的么?”
赵玉兰见婆婆对菜篮子感兴趣,好奇的问道。
“没啥稀奇的。编篮子的藤条在山里多的是,但是现在会编的人太少了。
人们现在干啥都用塑料袋,我们那时候哪有这玩意儿啊?不仅没有这个,连编织袋都少见。
篮子,篓子还有筐,全部是用这种藤条编成的。家家户户都有。
我们年轻的时候,每年都会在秋天,从山上的割许多这种藤条,用石头压的直直的,然后编成篓子篮子。
不过越来越没人用这东西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还能看到。”
赵玉兰看到婆婆有些唏嘘,显然是缅怀当年的岁月。
“妈,这家菜店,蔬菜很新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