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离冬至只剩三日了,在陆御的帮助下,沈荷的店铺已经全部安置妥当,店内家具货架物品都一应俱全,需要的人陆御也都已经找好,只等开张那日过来便可。
冬至前三日,皇宫内也热闹非常。
皇上的圣驾早早便停宿在大庆殿。
大庆殿内,皇上的车驾和各种仪仗都摆放在殿中,只待时辰到了便出发,今日开始,便是皇上要祭拜的时候了。
这次祭拜跟随的大臣们除了宰相和道:陛下,中严外办,可以启程了,皇上点头准奏。
此时,禁军的铁骑在前引路,仪仗排开,从三更时开始依次出发。
军士们还驱赶着七头大象,用文锦搭在大象的身上,背上还安放着金莲花。
身穿锦衣的训象师骑在它们的脖子上。
跟在大象后面的是高举大旗画戟长矛,身穿各种颜色盔甲的武士。
那些长矛画戟等兵器上都系着五彩结带的铜铃铛,大旗和大扇上都画着龙虎祥云江山等图案。
皇上的圣驾首先前往太庙青城。
那些禁军士兵们在陆御的带领下,早已提前在太庙等候,这时,只见皇上的仪仗车马浩浩荡荡的到了。
皇上圣驾乘坐的是玉辂。
所乘的玉辂顶子上都是镂金的大莲叶,四根柱子及栏槛上是玉雕的盘花龙凤。
玉辂用四匹马驾车,后面跟着旗队。御座旁边站立着两名侍从官,以备皇上查问。
在两边保护的卫士,都是头戴黑漆团顶官帽,身穿黄色宽衫,里面穿青窄衬衫,腰系锦绳。
玉辂后面有四人,举着行马。
玉辂前面,身穿朝服的两名大臣,手执笏板面朝着玉辂倒退着行走。
皇上从车上缓缓走下,只见皇上头戴珍珠镶嵌而成的皇冠,顶上为通天冠,又叫卷云冠,身穿绛色龙袍,手执玄圭。
这天夜晚,皇上就住在太庙之中,开始举行祭拜太庙的礼仪,在一旁的都是皇室宗亲。
然后奉请先皇神灵走出正殿,有礼仪官启奏道中严外办。
依次往每个先皇的神位前行拜礼,拜礼完毕,甲马仪仗车辂及一行人等出南熏门。
到三更天,皇上的圣驾前往郊坛行祭礼。
祭坛周围有三重矮土墙,圣驾出了青城,向南行进拐个直角弯,再往西去大约一里多地,就是祭坛了。
进入外围墙的东门,到第二道矮土墙里边,面朝南设置有一个大帷幕,这叫做大次。
皇上在这里更换祭服,头戴平天冠,冠冕上有二十四绺。今日皇上身穿青衮龙服,外罩中衣,脚穿红靴,带纯玉之佩。
由两名太监搀扶着,走到祭坛前。
祭坛下面又有一个小帷幕围成的殿房,叫做小次,里面设有御座。
祭坛上设有两方黄褥,位北面南的一块是昊天上帝的灵位,东边面南的一块是太祖皇帝的灵位。
只有两个较矮的桌案,上面摆放着祭礼用品。
一旁还有十几个道士在唱登歌,排列着两架钟罄,其余还有几个随着道士一起唱和的三五人,摆放着琴瑟等乐器。
祭坛前摆设着宫廷架乐,前面排列的是编钟和玉罄,宫廷架乐的木架和平常的乐架差不多,只是更加高大一些;编钟的形状稍扁,上下排列两层,两脚缀着流苏。
玉罄的形状就像曲尺,用绳子系在它的拐角的尖上,用乐架分为上下两层挂着。
其次还排列着几架大钟,名叫景钟,又有大鼓名叫节鼓。
其他的还有像琴像筝像箫像笙一样的乐器,乐工站立在前面演奏,身穿红色宽衫,用帛束带。
乐声响起,有两名身穿黑色上衣,红色的襦裙和鞋靴的舞者开始随着乐声舞蹈。
伴随着乐声的变换,舞者做出击刺的样子,如同乘云一般,又如同腾空。
一曲终止之时,演奏者用竹片敲击一种似老虎形状的乐器,此时,主持祭礼的官员启奏请圣驾登坛。
皇宫的乐队开始奏乐,皇上在太庙正殿的东南角面相西站立,有一个红漆金字的牌子上写着皇帝位。
皇上先向着正北边的昊天大帝的灵位拜,跪下敬酒,跟随的殿中监面朝东下拜,给皇上递送酒杯,皇上再拜一次,起立。
再往东边的太祖皇帝的灵位祭拜。
皇上登上祭坛之时,宫廷架乐的乐声停止,而祭坛上的乐声响起,皇上走下祭坛时,宫廷架乐又开始奏响。
这时,舞者表演上场,皇上又回到小次中。
刚才皇上的拜祭为初献祭拜,而亚献和终献时拜祭的程序也大致相同。
今年亚献是由燕王箫庞进行拜祭,越王箫易进行终献的拜祭。
亚献和终献拜祭结束,燕王和越王走下祭坛,此时,皇上在小次面前站立,这时祭坛上摆放的祭祀物品如冥币纸帛玉册等,从西边的酉阶送下来。
在南矮墙门外距祭坛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座燎炉,高约一丈左右,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