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着一大篮菜,从菜地刚回来的王大娘老远看到他们几个围在一起在笑,等走近了,插话道:“一大早上的什么呢这么开心?”
麦一回头见是她,连忙迎了过来,伸手去帮她提篮子。!rg
“不用不用!这点儿我还提得动!”王大娘灵活地提着篮子闪到了一边,然后看到麦手上的包袱,奇怪地问道,“咋啦,这回又是要去看你婆婆?不悄悄地走了?”
话的这几个人都知道上次麦的“壮举”而引起的风波,所以听了都好笑。麦也微微地脸红了,朗声道:“不悄悄地走啦,正大光明地走!正想跟您道别呢——”
王大娘一听“道别”两字,心里黯然,心想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于是她放下菜篮子,捶捶酸痛的腰,赞赏道:“这就对了!要回老家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大方方地回!你要记住,做人啊,就要坦坦荡荡的!不做亏心事,就不要畏畏缩缩!行,你走吧,我们就不送你了!”
“哎——”麦乖巧地应道,嘴里细细地咀嚼“坦坦荡荡”这四个字,只觉得口齿留香,浑身舒畅。
坦坦荡荡,得真好!有话就,想做就做,坦荡做人,有什么好怕的!
“走吧,既然你要回老家,就顺便帮我拎一拎篮子,反正也顺路!”王大娘这回毫不客气了,大手一挥,篮子马上就到了麦的手上,“年轻人力气大,哎,不像我们老婆子,老了哦——”
麦笑着提着篮子,跟两个嫂子道了别,就跟在王大娘的身后往巷子外走去。
“你别嫌大娘啰嗦啊,大娘是希望你好……年轻人别气力气,力气是用不完的,多做点事儿死不了……”
“嗯嗯,是是。”
“也别老爱斤斤计较!这过日子那么多事,什么都要计较的话怎么计较得过来?!你看你家大叔,现在就不跟我计较,我啥就是啥,哈哈哈——”
麦好笑地看着大娘,心想那是大叔受不了你啰嗦,所以懒得跟你吵好不好——不过面上还是连连点头称是。
“但是做人呢,还要是勤劳些——勤劳的人总饿不死的。你别看大娘每天只是卖点菜,大娘也不穷咧!呵呵,只是习惯了干活,不想歇着而已!等我干不动了,我和你大叔就天天在家里玩,再请个人来照顾……”
“你身子还好着呢,现在那些太早啦大娘!”
“哈,你的对,想那么远的事情做什么,先过好现下的日子再!”
麦又慢慢地咀嚼起“过好现下”这几个字来。王大娘今天话好似特别有道理,怎么听都是些能让她精神一震的……
“——咦,那不是冯大姐吗?大姐,早啊!”正着,突然看到了路旁的几个人,王大娘马上转向了那边,大声地招呼道。
那边一个利索齐整的老妇人,带着一个挺精神的中年妇人,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子,听到了招呼,都回过头来。
“呀,是王妹子呀,你这是去卖菜呀!”
“是呀,去卖菜!哎,没事可干,卖点菜挣点买米的钱!你呢,这是要去哪里?”王大娘着就朝他们走了过去,麦没法,也只好提着篮子跟了过去。
“去我女儿家!喏,这不二丫和我的外孙来接我了么,硬要我去她家住一阵子!来来来,叫人,这是王奶奶!”
那妇人和子都乖巧地叫了人。
“哎哎,乖乖,都乖!天哪,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呢!我还记得二丫还是你子这么大呢,一眨眼她儿子都这么大了!——哦,对了,我记得二丫好像嫁在了什么镇来着——麦,你们家那叫什么镇?”
麦赶紧答道:“樟树镇。”
“哦,对对对,樟树镇!来麦,赶紧叫人,这是冯大娘!是我老姐妹!——这是我们一街坊,一实诚孩子,要回老家——嘿呀,这不正好有伴儿了嘛!”
麦一听,赶紧叫人。冯家三人见麦乖巧齐整,纷纷上来问询。麦得知他们就是住在樟树镇上的,顿时生了亲切感。周家集离镇上不远,一大家都知道,而且一听麦是陈家媳妇,连那个七八岁大的子都知道了:“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是陈案首的媳妇儿!”
樟树镇出了个两次案首陈扬,那可是百十年不遇的大事。而陈案首早早地娶了个媳妇,也是樟树镇人们饭后喜欢闲磕牙的话题。
“这下好了,你们就有伴儿了!麦,我你别走路了,跟冯大娘他们一起租马车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