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逼上门来要人,楚昭王自然不能连累随国君臣。
但是让他自己出去?
面对伍子胥?
疯狂的伍子胥?
楚昭王也不干。
要是有那胆量当时就留在郢都了,还费劲逃跑干嘛?
子期主动提出来冒充楚昭王,因为子期和楚昭王长得很像。
不过貌似也不是长远之法,谁知道变态的伍子胥到底有没有鉴定真假的办法?
万一被伍子胥发现是子期冒充的,那纯属大家都活腻歪了。
随候左右为难,最后一想,这样吧,没别的办法,咱找太史占卜一下。
经过太史专业化的占卜,最后繇词的意思是,不能抛弃老朋友,那新朋友纯属玩儿你们。
老朋友,新朋友,随候心想这很明白了,楚国是我们随国的老朋友,吴国自然是新朋友了。既然神灵都指示了,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随候派出使者告诉伍子胥,我们随国历来都是楚国的附庸,楚昭王来我们随国,那我们不敢不接待。可是他这会儿不在,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伍子胥也没有确切的消息说楚昭王一定就在随国。
既然随候这么说了,伍子胥没必要不相信。
而且他一直怀疑,楚昭王在郑国。
为什么去郑国?
囊瓦在郑国啊!
何况世子建是在郑国被害的,伍子胥一想,干脆,去郑国看个究竟。
伍子胥率领吴军包围了郑国,这时候游吉刚去世,郑定公吓得真要蒙圈了。
囊瓦,你看看,你个扫把星,都是你惹的祸!
囊瓦明白,自己没地方躲了。
连楚平王都让伍子胥挖出来鞭尸斩首了,楚王的宗庙都让伍子胥拆了,自己区区一个令尹,还能躲到哪儿去?
囊瓦不甘心啊,这不都是费无极策划的吗?怎么都怪到我头上来了?
这时候找谁说理去啊!
囊瓦自尽了。
郑定公交出囊瓦的尸体,还赌咒发誓的说明,楚昭王的确没在郑国。他要在我早就热乎的给您送出来了。
但是伍子胥还是没有撤退。
复仇的毒素在伍子胥身体里越来越多,都赶上酒驾了。
吴军包围了郑国,要为世子建复仇。
世子建是楚国世子,他冤死了你们吴军起什么哄?
郑定公都要疯了,遇上伍子胥这样的真没地方说理去。
没办法了,只能全力一战。
可是郑定公也明白,郑国根本不是楚国的对手,如今连楚国都沦陷了,难道郑国能够侥幸逃脱?
郑定公在全国悬赏,凡是能够让吴军撤退的,郑定公愿意和他分国而治。
有一个老百姓来应聘,说我有让吴军撤退的办法!
郑定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就凭你?
也行,死马当活马医吧,你要多少兵马?
这人说不要兵马,只要我自己去就行。
郑定公一听,也行啊,成本不大,那行吧,那你就去吧,如果真能让吴军撤退,将来定有重赏!
这人从城门上让人放下去自己,直奔吴军大营,一路上唱着歌去的。
伍子胥心绪烦躁。
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了,可是自己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
是的,复仇这件事情,已经严重扭曲了伍子胥的人生。十九年来,复仇就是伍子胥活着的理由。如今没有对手,就算是目的达成,但是人生在一片暴虐之后只剩下无限空虚。
忽然一阵歌声随风而入,“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伍子胥一下子惊呆了,赶紧让人把唱歌的人带进来。
伍子胥惊讶的问,你是何人?
这人坦然说道,我是渔丈人的儿子。伍子胥忽然悲伤起来,曾经无私帮助自己的渔丈人,却因为自己死去。说要报答他,可是从来没做过什么。
伍子胥问,你要什么?我要报答你啊!
这人笑道,郑定公在悬赏,谁能让吴军撤退,就和他分国而治。你不是要报答我吗?那就撤退吧!
伍子胥一下子沉默了。
是,自己的人生中,除了仇恨,还有被自己忽略的好意。
吴军撤退了。
渔丈人的儿子回到郑国,受到郑国百姓的隆重热烈真心欢迎,郑定公果真将百里之地册封给他,郑国人从此称之为渔大夫。
伍子胥回到楚国,却并没有放弃对楚昭王的搜索。
这时候,伍子胥收到了好朋友申包胥的书信。
申包胥表示对伍子胥报仇的理解,但是也说明,你作为楚平王曾经的臣子,现在对楚平王鞭尸斩首?难道不觉得太过分了吗?你最好现在赶紧撤退,不然我将要实现我的诺言。
在伍子胥出逃的时候,申包胥的确发誓,如果伍子胥让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