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霸道的称号。
这不是孔子对自己的称谓,而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之一。从民间角度而言,素王的称呼来自于孔子降生前母亲徵在的梦,明白告诉了徵在的儿子是水精之子,将要继衰周而素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认为,水精之子,那就是麒麟。
我的儿子是麒麟!
这不是玄幻,是真的!
孔子的后人也很认同这个观点,于是在麒麟的角上系上彩绣进行纪念,至今学宫和文庙中都以麒麟作为装饰。
根据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研究,“素王”指孔子所著是带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
这话就比较靠谱了,的确,论帝王统治,虽然从秦始皇开始就有了千秋万代传下去,全家一直干最高领导的决心和勇气,但是历数中国五千年文明,还真没有哪一家能一直做帝王的。
但是孔子不一样,自从孔子活跃在东周的学术舞台上,他的思想就成为整个中华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无数文人甚至说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素王,虽然不是帝王,但是威力绝对高于帝王。
不过即便如孔子这么高的地位,在整个东周时期,他也得深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孔子的学说从来不是超脱的,虽然他是指导人行为的,但是他来源于现实。
当时鲁国的混乱局面可以说矛盾丛生。孟孙无忌本着帮助三姓又帮助老师的原则,将孔子推荐给了季孙斯。
季孙斯和孔子交谈一番,但是觉得这人太神了,说的话云里雾里,季孙斯也整不明白孔子到底是学问太大呢,还是根本就是个骗子。
季孙斯糊涂了,正好有人来报告,说可是不好了,有人打井打出来一只羊!
季孙斯一听,正好,咱们这有能人,让他给看看!
季孙斯跟孔子说,刚才有个怪事,说是有人打井打出来一只狗啊!
搞政治的就是这么狡诈,一句实话没有。
孔子笑问,不对啊,应该是羊吧?
嗯嗯?
季孙斯脸红了,他怎么一下子就知道我撒谎了呢?
孔子对季孙斯童鞋进行了一番普及教育,说山之怪是夔魍魉,水之怪是龙罔象,土之怪是羵羊。您刚才不是说打井吗,那一定是羊啊!羵羊非雌非雄,你可以派人去看看。
季孙斯赶紧派人前去查看,果真,这羊,分不出雌雄。
季孙斯这才明白,孔子真不是骗子,人家是真有才啊!
还想骗人吗?
没文化真可怕啊!
孔子被季孙斯任命为中都宰,一举获得公务员身份。
神奇的事情往往传的非常快,楚昭王听说了孔子的事迹,忽然想起来渡江遇到的那个奇怪的东西。
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都吃了。
可是楚昭王真的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看来吃货都有一颗穷追到底的心!
楚昭王派出使者,前往鲁国询问孔子,我们吃的到底是什么?
是挺好笑的,你吃什么我怎么知道?
孔子还真知道。
他肯定的回答,是萍实。
使者惊讶了,您怎么知道是萍实呢?
对啊,我们吃的时候也没分给你。
孔子说,听说楚昭王是渡江的时候吃的此物,大如斗,赤如日,甘如蜜。根据这个,我判断它是萍实。萍是漂浮之物,随水而游,无边无际。如此漂浮之物能够结实,其实是百年不遇。这是而复散,衰而复兴的征兆啊!真是恭贺楚昭王了!
真是又博学又会说吉祥话啊!
楚昭王听到孔子的论断,非常佩服。
孔子在中都宰的位置上尽职尽责,实现了他许多政治理想。中都宰风气为之一变,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参观学习,学习孔子治理中都宰的先进经验。
鲁国出了如此能人,鲁定公觉得这是鲁国的希望啊!于是鲁定公升任孔子为司空。
越是升官,就越接近权力中心,斗争旋窝。
的阴谋,几千年前在东周的鲁国就上演过多次了。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闹得不可开交,真正的行动派已经着手变乱。
此人正是阳虎。
阳虎虽然是能够将野心付诸实践的阴谋家,但是他也明白,如今鲁国纷乱的形势,单凭自己肯定不能完成这件壮举。
必须有帮手。
阳虎为自己找到了帮手,他找到的是叔孙辄、和公山不狃。
不用找什么替天行道的理由,理由只有一个:扩大自己的权力。
就这么**裸。
行动计划:先除掉季孙斯,然后除掉仲叔。
行动目的:公山不狃不再是给季孙氏打工的了,他取代季孙斯的位置。
叔孙辄取代州仇的位置。
阳虎取代孟孙无忌的位置。
但是阳虎还觉得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