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魔法 > 亲临东周 > 第三十章 鲁国发烧(1/2)

第三十章 鲁国发烧(1/2)

上一章亲临东周章节列表下一页
亲临东周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发烧是悖论的病症,身体滚烫如火,感觉却是寒冷到抽。<>

为什么发烧?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sars引起的,还是根本是吃多了导致的?

公山不狃作乱,可以等同于鲁国发烧。而且这烧还不好退,明显不是吃多了那么简单。

谁都不能预料,公山不狃居然就能顺利攻击曲阜!

叔孙辄都将曲阜大门打开了,眼看着曲阜就要失守。公山不狃势必要进入曲阜,孔子建议鲁定公赶紧到季孙氏地方躲避。

单凭鲁定公手里的军队,实在不足以抵抗公山不狃!

鲁定公失魂落魄到了季孙斯的府邸,这府邸里有高台一座,据说非常坚固。

孔子请鲁定公到高台上躲避,让季孙斯将季孙氏的军士交由司马乐颀和申句须率领,就埋伏在高台左右,而鲁定公带来的军士,则埋伏在高台前方。

说起来可笑,堂堂鲁定公,居然还要靠三桓的武装保护自己。

而公山不狃对于鲁定公也是势在必得。

抓到了鲁定公,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付三桓了!

鲁定公和他的实力一样,都成了符号化的代表。

战斗开始了,公山不狃的军士将鲁定公的军队杀了个无招架之力。就在公山不狃觉得胜利在望的时候,变数出现了。

司马乐颀和申句须率领季孙氏的精锐到达战斗现场,公山不狃疲惫之师士气可不能和季孙氏军队相比。而孔子更是冒险将鲁定公扶出高台,不是为了让鲁定公冒险,而是要让费地军士看看,这就是你们的最高领导!你们这是要造反?

孔子质问所有费地军士,主公在此,你们是要造反吗?

这些人不过是听从公山不狃的命令,真要说对鲁定公有什么意见,还真是没有。而且谁能看到最高领导啊?平时根本没这个机会。

所有的费地军士稀里哗啦跪倒一地,公山不狃都傻了,你们这些没见识的东西!

骂什么都没用了,公山不狃只能和叔孙辄仓皇投奔吴国。

季孙斯顺利收复费地。

郈邑和费地都收回来了,可是孟孙无忌觉得,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成地是不是也应该顺势收回来呢?

消息传到成地,成宰公敛阳发愁了。

自己也不想叛乱,但是也不想被鲁国收复!

到底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公敛阳觉得自己的智商实在不足以处理这件事情,于是找个能人商议吧!

公敛阳找到了少正卯,都说您是足智多谋,您给出个主意,怎么能不回到鲁国,又不背叛呢?

这纠结的,不回到鲁国,可不就是背叛了!

不过少正卯就是少正卯,没多久他就告诉公敛阳该怎么办,这事儿其实很简单。

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托辞,而且是为对方着想的托辞,让对方无话可说。

比如,你可以说,成地是鲁国的北大门,是鲁国对抗齐国的关键。如果没有了成地,鲁国怎么和齐国对抗呢?

公敛阳大喜,这么说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啊!

公敛阳命人将话学给鲁国使者,使者果然无话可说。

不过是假惺惺的偷换概念罢了!

这事儿传到曲阜,孔子立即明白,这不是公敛阳的意思,公敛阳有这个心但是没这个脑子。肯定是有人给公敛阳出主意,能想出这么牙碜的说辞,那一定是鲁国的“闻人”!

孔子暗中建议鲁定公请出太庙里的斧钺,陈放在两观之下,杂草不除,庄稼是没办法长起来的。

鲁定公按照孔子的意思去做这件事情,并且请孔子在会议上裁决成地归属问题。

这会议一开始就开了花,所有的人都在着急表述自己的意见,有人说应该收回的,凭什么别的地方收回来,成地就能例外?也有人说何必呢?放着成地当对齐国的挡箭牌不好吗?

少正卯声音洪亮的表述了自己的意见。

不愧是两面三刀的高手,少正卯当然知道鲁定公是希望收回成地的,那么在鲁定公面前,少正卯自然对此表示赞成。甚至他还发表了收回成地的六大好处:一是包围君侯尊严;二是便于总体规划;三是抑制私人力量;四是让跋扈的家臣无所依靠;五是令三桓感到公平,毕竟郈邑和费地都收回来了,没道理成地就例外;六是让邻国看看我们鲁国改变的决心从而重视、尊重我们鲁国!

这道理说的铿锵有力,哪一句掉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

公敛阳知道得气死。

按说这也是孔子的希望,但是对于少正卯,孔子知道他是唯恐天下不乱,所以孔子对此表示了坚定的反对。

孔子问少正卯,如今成地已经是孤立之势,连公山不狃都被打到吴国去了,公敛阳能怎么样?公敛阳连谋逆的想法都不敢有!他忠实的是三桓,难道还能死撑下去?你这么说明摆着是挑拨离间主公和大臣的关系,死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亲临东周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