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 (转载)三国人物散论之曹操(四)(2/2)

(转载)三国人物散论之曹操(四)(2/2)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时,“黑山”与“黄巾”,对袁绍和曹操更是严重的威胁。曹操的意图是,依靠袁绍的军事力量,再依靠张邈对兖州地方势力的关系,最后夺取兖州,再以此为根据地统一河南。曹操不希望这个政治集团破裂,原因就在这里。

袁绍虽以河北为根据地,但也插手河南,联络兖州刺史刘岱。《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说:“是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令妻子居岱所,(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刘)岱。后绍与瓒有隙。(公孙)瓒击破(袁)绍军,乃遣使语(刘)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刘岱从程昱议与公孙瓒绝)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刘岱也是一个表面上受董卓拉拢的“幽滞”之士,以侍中出任兖州刺史,后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袁绍不惜以“妻子”为质,取得刘岱的信任,一方面,是大力支持曹操在兖州站定脚跟;一方面则是借此排除公孙瓒在兖州的势力。《后汉书#赵岐传》说:“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赵)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说明当公孙瓒的军事力量被迫从兖州撤退,袁、曹即合力对付公孙瓒,不但稳固冀州,并企图达到进一步夺取兖州的目的。

刘岱统治兖州,主要依靠的,是济北相鲍信。《三国志#魏志#鲍勋传》说:“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勋父(鲍)信,灵帝时为骑都尉,大将军何进遣东募兵。后为济北相,协规太祖(曹操),身以遇害。”泰山是兖州的属郡之一,济北又是兖州的属国,说明鲍信在兖州具有特殊势力。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在洛阳曾参加何进诛灭宦官的策划。当他回泰山募兵,率领千余人回到成皋时,何进已为宦官所杀。他又率军返回泰山,“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队伍。不久,鲍信即以济北相名义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鲍信既是刘岱的朋友,又是曹操和袁绍的朋友,他们之间的结识,应当追溯到在洛阳从事反宦官斗争之时。“时(袁)绍众最盛,豪杰多向之”,鲍信所倾服的却是曹操。“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注引《魏书》)这是鲍信对曹操所作的评语。这时,曹操不但有袁绍的支持,张邈的配合,还得到鲍信的拥护,而且公孙瓒的势力退却,兖州已处于袁绍、曹操的控制之下。因此,曹操据有兖州仅是时间上的问题。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说:"(刘)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曹操)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陈)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这里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曹操取得兖州,主要由于地方势力的拥戴,还是由于袁绍的支持?看来,后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文选》卷四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指出,这时袁绍大力支持曹操,不但表为行东郡太守,又任为领兖州刺史。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说:“袁绍以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公山(刘岱)为兖州,公山为黄巾所杀,乃以(曹)操为兖州刺史。”这表明,曹操乘刘岱战死之机取得兖州,是出于袁绍的大力支持,兖州刺史一职也是出于袁绍的任命。当然,兖州地方势力也有真正拥戴曹操的,首先就是在兖州具有特殊势力的鲍信,其次则是陈宫。鲍信其人已如上所说,至于陈宫,《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注引鱼豢《典略》说:“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说明陈宫是一位著名人士。曹操是东郡太守,陈宫是东郡人,从陈宫对曹操的说词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时,袁绍是“海内知名之士”,陈宫和袁绍当然也有“连结”。作为“刚直壮烈”之士的陈宫与袁绍、曹操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因此,曹操取得兖州,一方面(这是主要的一面)是兖州地方势力屈从于袁绍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地方势力如鲍信、陈宫等人的拥戴。从上引《世语》看来,出面游说的是陈宫,兖州地方势力拥护的主要是鲍信,但在《世语》中没有表达,却是潜藏在文字之外的有力人物,这就是袁绍。袁绍的大力支持是曹操取得兖州的根本因素。

曹操的主要谋士荀?曾经将兖州比作当年刘邦的关中和刘秀的河内,认为“昔高祖(刘邦)保关中,光武(刘秀)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三国志#魏志#荀?传》)。可以看出,兖州对曹操得以统一北方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以袁绍、曹操为代表的这个政治集团,是曹操起家的支柱,应该说,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