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含金量可言。>
倒是此番言论,立刻引起了殿内群臣的窃语。>
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刘志旺公然对孙傅开炮,意味着他在弹劾那些口号喊的震天响的军队硬派。>
毕竟,无论是郭京还是孙傅,本质上他们是抗金的。>
赵烁面无表情,虽然对刘志旺这种趁风使柁者没什么好感,可是他开了一个好头。>
这话题好啊!>
一下子就火热了气氛。>
朝臣们这不就对立起来了吗?>
真棒!>
自古皇帝驾驭朝廷这驾马车,靠的不是独断专行。>
而是派系均衡。>
因此,不怕官员们互相咬出一嘴毛。>
就怕他们形成默契之后,都吃素,不咬人。>
那就彻底把皇权架空了。>
这是个好兆头。>
赵烁微微颔首,还是不说话。>
刘志旺深谙此道,觉得陛下没有阻止,便是有意如此。>
故而他更加慷慨:“郭京那等神棍,毫无章法,却被委任守城重任,此乃兵部所犯之大谬。”>
原本还隐忍不发的军队骨干们,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义愤填膺的气血方刚之人,已经骂骂咧咧了起来。>
文官们也随之针锋相对的酸了起来。>
这不就燃起来了么?>
赵烁心中窃喜,故作威严道:“安静。”>
事情发展的规律跟赵烁提前构思好的一样。>
提拔郭京的孙傅跟何粟,犯了众怒。>
即便是硬派代表们想洗也洗不了。>
做的太差劲,根本没发吹。>
所以也不需要御史大夫弹劾,原本想着左右逢源的何粟就被唾沫星子淹没了。>
所有人都想着扳倒何粟。>
这样自己才可以上位。>
尤其是相府的唐告。>
他已经对何粟这位不听话的属下忍耐很久了。>
“陛下,微臣也有事启奏。”>
这时,礼部尚书刘彦洲也走了出来。>
赵烁点头示意他发言。>
实则根本没心思听他瞎比比。>
礼部自古就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本来就是一帮文质彬彬的柔弱书生。>
他们当中几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抗金勇士。>
再者,礼部这个职权部门,受重用的往往是盛世。>
例如唐朝,万国来贺,礼部负责接待、司仪,展示大国气象。>
所以权力就大。>
现在大宋都快被金人锤破脑壳了,但凡有智商的皇帝都不会重用礼部。>
像这位刘彦洲,以前就是一个趋炎附势之辈。>
这得益于赵烁传承的宿主宋钦宗的记忆。>
早在宋徽宗没有禅位的时候,听风就是雨的刘彦洲就私下里给宋钦宗大献殷勤。>
称其为万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