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独自一人,出了靖都,按心中设想,一路向西北行来。途中所见,果然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日,来到靠近西北边塞的嘉陵城。
在城门外,便见城郭处聚集了大小官员,世家乡绅,并看热闹的一众百姓。
顾云心中惊讶,只当被哪位高人看破行踪,正考虑是否要暴露身份。却见自官道远方行来一对车队。城前众人迎上了车队。
“状元郎回来了。”
“我们嘉陵城百年一见的状元郎啊。”
“听说直接在靖都任职。”
顾云听见众人高声议论,便极自然地走进人群,看起了今科状元郎的热闹。
状元郎年仅二十又五,长的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如今得中状元,留在靖都任职,端的是年轻有为,慕煞众人。
顾云还真认识状元郎王文斌,那日状元打马游街,正是顾云离开靖都之时,出于好奇,顾云曾在人群中远远瞧过状元榜眼探花,也许是想见一见章容钦点的前三甲。
王文斌已和众人见过礼,却见他转身从马车中扶出一位佳人,介绍道:“这是拙荆,吏部侍郎刘大人之女。”
人群却诡异地静了下来。
“原来是佳儿媳。”人群中一年过半百的老妇激动夸张的语气打破了沉默。
人群中由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衣着干净却打着补丁的妇人扶着的老妇人挣开了搀扶的手,欣喜的赢了上去,留下三十多岁的妇人苍白着不敢置信的脸。
众人簇拥着王文斌向城中走去,那三十多的妇人呆立半响,方才如梦初醒,踉踉跄跄的追了上去。
顾云在原地怔了良久,方迈步向城中走去。
顾云在嘉陵城中选了一家酒楼,点了酒菜,听起了状元郎的消息。
“据说这王状元有一妻子,名陆晓兰。”邻桌一书生甲神秘道。
“明明是姐姐,王文斌在外都称为姐弟。”书生乙似乎与王文斌相熟。
“哎,十年前,陆晓兰孤身一人前来投亲似乎拿着婚书。”书生丙长叹道。
“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十年前既没办婚礼,又没去官府登记婚书。”书生乙感叹道。
“可怜红颜易逝,岁月催人老。那陆晓兰倒像是王文斌的长辈。”书生甲接着道。
“胡说八道。”一声娇喝响起。众人望去,只见送肉的屠户女大步走进来,“分明是那王文斌忘恩负义,另攀高枝。王家这些年可是靠那陆晓兰刺绣洗衣称起来的。”
“这不是十里外刘家镇的刘菊花嘛,你的小夫君今年也去参加科举考试了,现在还没消息回来,怕是名落孙山了吧,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李棠另娶他人了。”有认识的人促狭道。
“他敢!”刘菊花气愤道,“这些年我,我卖肉供养他,他若敢有二心,我打死他。”
“李棠若高中,直接在靖都成亲生子,不再会刘家镇,你又能怎样,李棠可没有亲人在刘家镇。”有人起哄道。
刘菊花一时反驳不出,气的把平日心里所想说出口来:“我就去靖都告御状,不信皇后陛下能偏袒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
众人皆惊。
朝廷言论自由,当中议论皇家之事,确实有欠考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