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已然失势的袁氏集团,林晟除了悲凉之外,便是赶尽杀绝。
这种思想,是在昨夜与杨俊花木兰商议后,得到的明悟。
纵然董卓会乱朝纲,但不会乱天下,乱天下者,袁绍也!
林晟知道,即使斩杀袁绍,也会有第二个类似袁绍的人物站出来,譬如袁术。
但影响力不足袁绍,且袁术妄自尊大,后世中一心想要篡汉,其后被群起而攻之,不足为虑。
若袁氏之外的人,也并无四世三公的声誉,门生故吏的拥护。
当董卓三千本部兵马出现,这一刻,袁绍不想斗了。
占尽先机的董卓忙下令。
“给我拿下!”
数百刀斧手将要一拥而上,被李儒喝止。
只见李儒躬身向董卓谏言。
“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董卓大怒,指儒呵斥。
“若我不强,必为其子斩杀,今又为何不杀?”
李儒听罢,近身董卓,附耳言语。
听罢李儒私语,董卓神情稍缓,尤有不耐,最后只得愤愤退而其次,望向跪伏于地的太傅袁隗。
“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且宽恕。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不复抬头,沉声而答。
“司空所意是也!”
继而董卓大笑,又环顾怒视大吼。
“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话音刚落,林晟只觉身旁有风而动,随即唐姬突然出声。
“董卓奸贼,欲夺汉室基业,我大汉子民为何不敢阻!”
这一起女声娇斥,顿时让在座百官俱皆无言,汗颜。
董卓暗恨,气急而喝。**
“小娘子嘴利,给我掌掴!”
便有刀斧手听令向前,林晟连忙拦阻,却见唐姬扬起圣旨,举至头顶。
“我有圣旨宣读,谁敢掌我!”
一时间,百官愕然。
袁绍脸色阴晴不定,看着林晟,意味复杂,似乎觉得林晟这一步应该早先站出。
唐姬不待董卓反应,摊开圣旨念读起来。
“昭宁元年八月三十一日,少帝有策:董卓逆贼篡汉,罪不可恕,削为平民,囚车入狱,以待发落!”
听罢董卓哈哈大笑起来,手指唐姬,大声吆喝。
“还不来人,给我拿下这假传圣旨之人!”
数百刀斧手顿时齐身而动,林晟头皮发麻,顿感不妙。
危急之刻从远外飞出数十支暗箭,将冲在最先的刀斧手射倒在地。
董卓看向林晟,咬牙切齿,圆目巨瞪。
“城门校尉,林晟!”
林晟忙摆手,连说不是,又数十暗箭凌空飞来,直逼董卓。
“护卫主公!”
董卓身后跳出一猛将,是华雄也,持盾立于董卓前,将箭矢一一挡住。
未及董卓再言,酒楼外,响起冲天号角,齐声大呼“杀董卓,斩董卓余孽。”
话落,又百余箭支往赵融,夏牟,冯芳三人兵马阵中落入。
左校尉夏牟中箭,倒地身亡。
其身后兵卒大乱,一时不能自控,将赵融,冯芳兵马搅乱,淳于琼见状,知机不可失,猛的大喝。
“杀!”
顿时西园校尉六千兵卒相互捉杀起来,场面完全失控。
百官见此,纷纷躲避,往酒楼后行去,围住酒楼的万余私兵,竟没有丝毫秩序,散为乱兵,护住自己的主子,奔逃而去。
董卓本部三千兵马领军者,校尉胡轸,见万余私兵阵型杂乱,各自奔逃,遣兵马掩杀起来。**
一时间,百官多有被误杀者,士卒死不瞑目者甚众。
华雄护卫董卓且战且退,及至出酒楼,有传令兵报西凉并州两军兵马粮草尽毁,董卓跳脚大怒,指袁绍叱喝。
“我欲留你一命,奈何你赶尽杀绝。”
竟亲自上前,拿刀与袁绍厮杀起来。
“曹孟德!”
袁绍自知不能敌华雄与董卓,连呼队友,却哪里还有曹操身影。
一时情急之下,袁绍丢剑投向董卓,待董卓躲避,趁隙而逃。
时右校尉淳于琼,兵马中斩杀助军右校尉冯芳,与助军左校尉赵融厮杀正酣。
袁绍狼狈奔出酒楼,连声呼喝淳于琼。
淳于琼方自勒马,不复追赶溃散赵融,聚兵保护袁绍撤退。
董卓部将胡轸也聚拢本部兵马,不复追赶万余私兵,听董卓命令,追杀袁绍。
一追一撤,竟往洛阳东耗门而去。
此时的林晟早已拉着唐姬消失在宴席间,往吴匡张辽藏兵方向跑去。
一路利用透视四维图,躲过乱兵,至小巷,临近吴匡兵马,方才小声呼喊。
“吴将军,张将军!”
连呼两声,出一矫健人影,拉着林晟唐姬往内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