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同样一国领导和当时的大臣决定一国历史走向。
给黄帝多配几个费无极,恐怕蚩尤就是老大了。
由于有伯嚭从中斡旋,夫差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投降。吴国甚至给出了越王勾践回国准备的时间,双方约定五月份越王勾践入吴,负责此事的主要是王孙雄。而伯嚭则奉命在吴山屯兵一万,以备不测。
是埋伏还是欢迎?
从目前看还真是说不好。
文种将吴国的消息带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沉默了。
心里好像有被撕碎的感觉。
自己这是要做了吴国的俘虏了?
还是送上门去的?
文种提醒越王勾践,就别想那么多了,赶紧回国准备吧,吴国的王孙雄在这里等候。
是的,人生总有这样的尴尬境界,苦苦争取的,不过是一个俘虏的名分。
连作俘虏都得争取了,上哪儿说理去!
勾践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什么也别说了,勾践回国整顿府库,都给他们吴国运走!拣选三百三十位美女,送给吴王夫差三百个,太宰伯嚭三十个。
勾践在最后一次会议中诚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都是寡人任意妄为,才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这样的耻辱!这一去,不知道将来何时能够回来,还能不能回得来!
所有的大臣都痛哭流涕,目睹祖国的灭亡,自己却无能为力,这实在是残酷至极的事情。
文种却反而劝说众人不必如此,这算什么?我们越国还没亡呢!想当年齐桓公不也被人追的满世界跑差点被管仲射死吗?那晋文公还一举流浪了十九年呢!人家怎么样了?不都成了霸主了吗?今天天不亡我越国,就是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崛起的!
这一席话说完,哭泣的人逐渐稳住了心神。是啊,人生最可贵的不就是在低谷时不放弃理想,还勇敢的向往希望吗?只要心中有希望,不论在什么境况,人都不会放弃自己的!
目标是肯定的,所有的越国人都明白。
当然吴国人除了伍子胥都不明白越国到底想干什么。
那就努力吧!
不必哭泣,不必做无用功,让你的心坚强起来,坚强的感受不到最惨烈的痛苦!
越王勾践祭祀了宗庙,随王孙雄友上传 )
范蠡和文种率领群臣向勾践送别,范蠡和各位大臣都表明了要让越国继续崛起的决心。经过分析,勾践决定将越国托付给诸位大夫,而范蠡觉得,文种的才华在于经营国内经济等方面,自己的才华在于随机应变。各位大夫也都纷纷表明了要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确保越国顺利发展的决心。越王勾践带着范蠡出发了,留下文种经营越国。
湖光山色,看不透一片江山。
越王勾践夫妇心怀忧患,进入吴国。
范蠡先去联系伯嚭,献上精选的礼品。伯嚭见了礼物眉开眼笑,于是在和越王勾践见面的时候,甚至保证要让越王勾践回到越国。
这是明摆着里通外国了。
伯嚭领着越王勾践前去拜见吴王。
胜者王侯,败者寇。
勾践脱掉了上衣,肉袒伏地,向吴王夫差请罪。而他的妻子,就跪着跟随在后面。
吴王夫差觉得真正胜利,也就不过如此吧!能让敌人如此臣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伍子胥看着勾践眼中要冒出火来,终于他还是没忍住,就在当面指责勾践,这么投降不过是缓兵之计!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就杀了勾践吧,别留下这个祸害!
看来伍子胥真是激动了,激动到忘记了伯嚭的作用,激动到忘记了吴王夫差对此事的决定。
果然这一次吴王夫差没有给伍子胥留面子,直接指出,如果自己杀降是一定会遭到天谴的。自然伯嚭也没放过这个机会,貌似公允的对伍子胥进行了一番指责,个人业务还有待提高啊你!
伍子胥愤然离去。
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伍子胥就应该好好思考吴国的变数,以及自己在吴国发展的前景了。首先,越王勾践是伍子胥不认可的俘虏,伍子胥认为这个俘虏是一定要对吴国进行残酷打击报复的。其次,吴王夫差有了伯嚭帮助,还真是不拿伍子胥当回事,说什么都反对。那么伍子胥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尴尬地位了,那就是边缘化。
边缘化的人有几种选择,最好的就是离开这个环境,是回归田园也好,是另觅高就也好,但是不必要留在这个环境里,因为已经没用了。
勾践顺利当上了吴国的俘虏,但是夫差对这个俘虏的待遇可是不怎么样。
吴王夫差命令王孙雄就在先君阖闾的坟墓旁边修筑石室一间,让越王勾践夫妻住了进去。
这明摆着是给阖闾出气的意思。
不过做夫差的俘虏可不单是每日思过这么简单,勾践夫妇脱下了华贵的衣服,换上了还不如老百姓的服装。
俘虏么,就得有个俘虏的样子。
至于勾践夫妻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