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可怜的境况是什么?
蒙在鼓里的人醒来的那一刻。
当康夫发现机器猫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猫,任意门和飞行器不过是自己的幻觉,当某名导拍出血腥的新西游,所有美好就在一刹那粉碎了。
陈氏在齐国暗中扩张势力,陈恒上任之后,这扩张进入了加速。
陈恒经过分析,发现国氏和夏氏在齐国的力量实力也很大,要想篡权成功,必须先除掉这二位。
天下小人是一家,陈恒采用的,依然是费无极除去世子的办法,那就是引火烧身。
当然烧的不是自己,烧的是国氏和夏氏。
也就是说创设情境,让国氏和夏氏在这个情境里走向灭亡的道路。
经过仔细考虑,陈恒向齐简公提出讨伐鲁国的建议。
齐简公对这个建议一百个同意。
齐国联合吴国讨伐鲁国不成,反而被鲁国联合了吴国攻击了自己,说起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人丢脸的。最可气的是,吴国居然还同意了。
打不过吴国,还打不过鲁国吗?
陈恒推荐国书为大将,齐简公发兵车千乘讨伐鲁国。
陈恒送国书一直送到汶水,国书等将士发誓,此行必定灭了鲁国,才回来呢!
对,你们就和鲁国打去吧,陈恒这个坑算是挖成了,至于掉进去的是谁,摔成什么熊样,就得看缘分了。
齐国大军气势汹汹,最先得到消息的鲁国人居然是孔子。
按说这时候孔子也明白了,自己在政坛不会有用武之地,于是在家潜心研究学问。不过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门生遍布天下,所以消息来源特别多,也很快。这就是人脉啊!
齐国人琴牢来拜见孔子,并将齐军正在向鲁国进发的消息带了进来。孔子一听非常吃惊,但是他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做出了选择,立即派人制止讨伐鲁国的齐军。
好几个弟子主动提出要执行这一任务,不过孔子觉得都不是最佳人选,最终孔子同意了子贡的请求。
子贡来到汶上,直接求见陈恒。
陈恒一听子贡来了,自然知道这位孔子高足是为鲁国说情来的。但是奇怪的是,子贡非常自然,旁若无人。
陈恒笑着问子贡,先生是来为鲁国说情的吗?
子贡非常严肃的回答,当然不是,我是来为齐国说情的。
说客第一招:扭转乾坤法,要点在于强词夺理,保持和对方同一立场。
陈恒一口水差点喷出来,您什么时候对我们齐国这么关心了?
子贡说,鲁国可不是容易讨伐的国家,这个您还不知道吗?
陈恒蔑视的说道,鲁国有什么难以讨伐的?
的确,鲁国实力一直不如齐国,曾经几度要看齐国的眼色,这在诸侯中早就不是秘密。
子贡高声分析道,鲁国这个国家,城池狭窄,大臣无能,士卒也不善于作战,实在是难以攻打。要说还是打吴国比较好,吴国城池是经过伍子胥专门设计的,坚固无比,士卒是经过孙武训练的,战术娴熟。打吴国吧,吴国好打。
这话说完陈恒彻底迷糊了,这位是什么意思?无能的反而难打,善于作战的反而好打?
难道这位子贡先生是传说中的没事找抽型?
陈恒恭敬的请教子贡,今天您还非得给我说个明白不成。
子贡非常严肃的请陈恒屏退左右,然后才为陈恒分析道,子贡说,您要是打鲁国鲁国打下来那是将军们的功劳,和您有什么关系?他们得胜归来,您的权柄岂不是要被削弱?假如您攻打吴国,那军队忙着打仗,谁能和您争锋?到时候齐国还不是您说了算?
这话说的明白,子贡真是看穿了陈恒的底细:权臣。
天下权臣对于权力有不可放弃的追逐热望,甚至能够为了扩张个人权力放弃国家利益。
陈恒就是这样的人。
果然,陈恒在听到子贡的高论之后非常佩服,先生真是大才!只是如今齐军已经屯兵汶上,如果连打都不打就撤退,岂不是要被人耻笑?说不定还要有人怀疑我!
子贡的心放下了一半,眼前这位,看来已经被自己说动了一半,真的要下决心撤退了,现在是给自己找辙呢。
子贡当然得给陈恒出招了,他告诉陈恒,按兵不动即刻。
按兵不动?
是,按兵不动,鲁国派出使者去吴国求救,这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陈恒大喜,的确,真是高招!
陈恒派人给国书送信,我听说吴国要讨伐我们齐国,我看你们暂时还是按兵不动吧,这样保险一些,看看局势如何,再做计较。
吴军?
彪悍的吴军不能说齐国就不怕。
还是很怕!
国书领命,按兵不动。
子贡日夜兼程,来见吴王夫差。他现是说明了齐军已经屯兵汶上的消息,然后为吴王夫差分析道,假如吴国出兵,就可以一举挫败齐军计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