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客 > 玄幻小说 >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 (转载)三国人物散论之袁绍(三)(2/2)

(转载)三国人物散论之袁绍(三)(2/2)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有声小说,新思路客在线收听!
击河北集团的张?,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许攸、张?分别向曹操投降,最后使袁绍失败。当然,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忽视这个主要的因素。

战争失败后不久,袁绍病死。尽管如此,曹操还不能立即取得冀州,冀、青、幽、并的陷入敌手,袁氏势力的彻底覆灭,颍川集团和河北集团的火并,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除袁熙外,袁谭、袁尚都具有一定才能。《后汉书#袁绍传》说:"(袁绍)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夏亮,未及定嗣。逢纪、审配宿以骄侈为(袁)谭所病,辛评、郭图皆比于谭而与配、纪有隙。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辛)评等为害,遂矫绍遗命,奉(袁)尚为嗣。”说明以河北集团的审配为一方,颍川集团的辛评、郭图为另一方,双方的矛盾又影响并发展到袁氏家族的内部。因此,袁谭、袁尚兄弟之间的争斗,又表现为河北、颍川两个集团的争斗,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河北地区的最高权力。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逢纪这个人的动向。逢纪是从关东随袁绍来到河北的,与河北集团的审配毫无渊源,为什么这时他和审配站在一方呢?《后汉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说:“审配任用,与(逢)纪不睦,辛评、郭图皆比于谭”,说明逢纪与审配本来是对立的。此外,据《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先贤行状》,在官渡之战失败后,逢纪还中伤过河北集团的田丰,以致田丰为袁绍所杀。但是,他因为不是豫州人,又不属于颍川集团,与辛评、郭图也有距离。《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又说:“后审配任用,与(逢)纪不睦。或有谗配于(袁)绍,绍问纪,纪称配天性烈直,古人之节,不宜疑之。绍曰:‘君不恶之邪?’纪答曰:‘先日所争者私情,今所陈者国事。’绍善之,卒不废配。配由是更与纪为亲善。”看来,逢纪和审配的接近,是在此前后开始的。后来,在袁谭、袁尚的争斗中,逢纪被袁尚派到袁谭那里,终于被审配出卖,为袁谭所杀。(《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说:“太祖北征(袁)谭、尚。谭军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逢纪从谭。谭求益兵,(审)配等议不与。谭怒,杀纪‘"注引《汉晋春秋》所载审配与袁谭的书信,更将责任完全推在逢纪身上,称为“凶臣逢纪”,加上“麴辞谄(chan)媚,交乱懿亲”等罪名。)在袁绍政权里,逢纪是一个既未与颍川集团联合,又遭河北集团排斥的中间人物。

曹操占领冀州,曹丕在他的身边,所著《典论》中曾说:“袁绍之子,谭长而慧,尚少而美。绍妻爱尚,数称其才,绍亦雅奇其貌,欲以为后,未显而绍死。别驾审配、护军逢纪,宿以骄侈不为谭所善,于是外顺绍妻,内虑私害,矫绍之遗命,奉尚为嗣。颍川郭图、辛评,与配、纪有隙,惧有后患,相与依谭,盛陈嫡长之义,激以绌(chu)降之辱,劝其为乱,而谭亦素有意焉,与尚亲振干戈,欲相屠裂。王师承天人之符应,以席卷乎河朔,遂走尚枭谭,禽配馘(guo)图,二子既灭,臣无余。”(《群书治要》卷四六引)曹丕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将袁绍势力的最后覆灭归结为袁谭、袁尚兄弟之间的争斗;同时,这场争斗又表现为审配、逢纪和郭图、辛评之间的争斗。如上所说,除逢纪外,这又是在河北集团与颍川集团参与下进行的。曹丕当时的观察,为这场争斗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禽配馘(guo)图”,审配、郭图分别为曹操所杀,标志着河北集团与颍川集团的消灭。袁绍依靠当时游侠豪杰的力量起家,“名豪大侠”之间的火并终于导致了袁氏势力的最后覆亡。

上面提到荀湛对韩馥施加压力,劝说将冀州让给袁绍时,曾提到韩馥和袁绍对比的三个“不如”,也即是袁绍的三个优点。这三个优点是:“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第一个优点说明,袁绍具有为人们所景仰归附的游侠性格;第二个优点说明袁绍具有卓越的才能;第三个优点即是时所习知的“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著名世族身分。世族、豪杰、游侠,是袁绍的优点,也是袁绍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凭借,他得到“名豪大侠,富室强族”的支持,最后雄据河北,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者。出身于世族的袁绍,再加上他的游侠性格和豪杰才能,叱咤风云,雄据一方。尽管后来支持他的人们,有的相互火并,有的背叛投降,最后使袁氏政权烟消火灭。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袁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人物。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