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率领的一万三千人,王聪率领六千人。>
双方兵力已达两万。>
这已经形成了一支足够掣肘金人的战略力量了。>
几乎在双方合并的头一晚,宗泽便定下了明日对金人用兵的策略。>
这个想法,让王聪听的很是头大!>
他原本兜兜转转就是要避开金军的锋芒,准备跟金人打小规模的游击战的。>
可是碍于宗泽老将军的威望,王聪也没有反对。>
相应的还做了一些预防战败后撤离的准备。>
就在同一天晚上。>
宗泽的飞鸽传书,落在河北兵马总管赵野、以及宣抚使的桌子上。>
宗泽的意思很明确,他觉得自己两万人,充其量能对金军造成袭扰。>
并不能达到歼灭甚至驱逐的效果。>
但是加上河北那些官府兵的话,就有五六万人之众。>
宗泽有这样的兵力,是敢于跟金军决战的!>
没错!>
是决战!>
在宗泽看来,金人蛮狠,却也是肉骨凡胎的人。>
宋人有一个脑袋,金人难不成有三头六臂?>
然而,那些镇守河北的小军镇的小领导们,看到宗泽飞鸽传书的内容后,吓的纷纷自闭。>
有的当场傻眼。>
“这什么情况?”>
“一个年老体弱的秀才,要与金军大规模决斗?”>
“是读书读傻了吧?”>
“简直是目中无人,狂妄无天。”>
“他此去必然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他要想死,就自己去送死,还想拉着我们当垫背?”>
“没错,我们可不会勤王,再说朝廷那边派来书信,陛下已经跟金国元帅和谈了,宗泽这个时候去打仗?这不是坏大事吗?”>
“宗泽那个老匹夫,太自以为是了。”>
“我们现在就去北京府跟徐国公赵棣汇合,以后再做长久之计。”>
“……”>
所以,各路人马的花花肠子,已经显而易见了。>
只是天真的老宗泽觉得南下勤王是莫大的荣耀!>
其他人都想着各奔前程。>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也不是说他们不想勤王。>
毕竟他们也听说现在新的皇帝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明君。>
跟着他做事的文臣武将都得到了重用。>
勤王有功的话,赵烁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但是!>
那可是跟金人决战!>
这么多年,大宋还没有人提出这样离奇的口号呢。>
宋朝武将以及各地的藩镇都对金人畏惧如猛虎一般。>
他们是真的恐惧……>
与此同时。>
汴梁城外的金军大营内。>
完颜经略已经接收到宗泽南下的情报了。>
他很快将宗泽出现在他们后方二三百里的情报告诉了粘罕。>
可是粘罕完全没有把义军放在眼里。>
大宋的义军就是土包子。>
大宋正规军都不敢出来与他们接战。>
靠义军?>
这不就是纯纯搞笑吗?>
可是,就是因为粘罕的轻视。>
他在第二天深夜就尝到了苦头。>
前线传来军情,说是一支大宋的义军攻克了金军后方的三处大营。>
这……>
这种情报,在宋金前期对战的历史上,几乎很少听到。>
确实给金军内部造成了一些压力。>
不过大家也没有计较两个营寨的得失。>
毕竟只是驻守一两千人的小寨子。>
但是第四天。>
粘罕跟金营内的将领们就彻底炸锅了。>
因为前方又传来战败的情报。>
这一次丢的不是营寨了,而是金国大军之前攻克下来的濮阳!>
那么庞大的一座城池,金军是驻守了一万人的守军的。>
却被宋军给打回去了?>
最关键的是濮阳是金国直通宋朝首都汴梁城的官道。>
更是运输粮草的交通要线。>
濮阳一丢,金国的粮草,金军的生命线可就被切断了!>
这个消息,当完颜经略听到之后,震撼的久久无法平静。>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