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再继续往下面打,已经不很现实了。>
再加上他的人马,也必然在攻城拔寨途中有所损失。>
因此无法动摇金军攻打汴梁城的原本计划。>
可是,这样的败仗是粘罕的奇耻大辱。>
粘罕在大营之中,颇有羞怒的咆哮道:“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宋朝的义军怎么如此能打?”>
“我们后方驻守的兵力,战斗力同样碾压大宋的正规军。”>
“那个宗泽,那个家伙是何许人也?”>
总而言之,宗泽让粘罕变得更加癫狂了。>
宋朝什么时候能在金人面前打胜仗?>
要知道,之前童贯攻打燕京,被人以少胜多,打的丢盔弃甲。>
当年粘罕听到这事的时候。>
整个人都打了鸡血一样。>
也就是那个时候宋人在粘罕心中,如同嗷嗷待宰的绵羊。>
去年冬季,粘罕率领金军南下。>
又是童贯急忙往汴梁城跑。>
没错,他是直接丢下二十万边军逃跑的。>
这直接让北宋经略多年的北方多个军事重镇失去了统一管理。>
最终各自为战,方寸大乱。>
从而使得金军势如破竹的就攻到了汴梁城。>
从边陲到汴梁,纵深至少七百多里。>
可金人就是轻松抵达。>
换而言之,在赵烁魂穿宋钦宗之前,金军在宋朝大臣跟居民眼中,那简直就是不可战胜的恶魔般的存在。>
导致金军的攻势愈发凶猛,胜利也来的愈发快速。>
也让粘罕约觉得这就是千载难逢的灭宋的大好时机。>
就是那段时间,五国城的金国皇帝也断定金国可以在自己手上统一四海。>
其中给金人带来最大士气的事件,就是太原陷落。>
雁门关跟太原号称大宋防守力最强的城池。>
却也被粘罕用尸体堆出来了。>
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几乎打崩了大宋的心态。>
所以庙堂之上才会出现那么多投降的声音。>
然而这一次接连败仗,是宋朝的义军出击的。>
他们金人还是防守的那一方。>
这让金军的将领们都懵比不已。>
粘罕沉声询问之后,营帐之中一时间无人作答。>
直到完颜宗望问道:“屡战屡胜,他们有多少兵马?”>
完颜经略说道:“兵力约莫两三万人。”>
“两三万人就打下我们的德府?”>
“统兵者是谁?难道是西路军那边的将领?”>
“不,好像是叫宗泽。”>
“宗泽?”>
完颜宗望一脸疑惑:“你说的是大宋的义军?”>
完颜经略点了点头:“是啊!”>
粘罕说道:“宗望,你认识那个宋将?”>
“倒是有所耳闻,那个人很忠诚、又敢打。”>
完颜宗望评价宗泽,也没有那么仔细。>
毕竟他也没有接触过。>
可是完颜宗望却显得很轻蔑:“那个宋将若年轻,必然是我等的麻烦,可是他现在早已年过七旬了。”>
完颜宗望说到这,众人纷纷愕然。>
“七十多岁?还能上阵打仗吗?!”即便是粘罕也惊奇的说道:“想不到宋朝老将比年轻人还要忠勇。”>
完颜宗望微微颔首:“像宗泽那样的宋人,不受重用是一件好事啊。倘若当年宋朝重用他来协助我们伐辽的话,失态也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了。”>
刘彦宗似乎有所感慨:“是啊,我们应该庆幸宋朝皇帝的无能。”>
“更应该庆幸宗泽没有出头。”>
“可是,为什么这次宋廷重用他了?”>
“这还不简单,一定是我们陈兵汴梁城外,宋朝那个狗皇帝害怕了,所以病急乱求医,启用了老将。”>
粘罕听到这里,眼前流露出耐人寻味的光泽。>
旋即他环顾四周,对众人说道:“中原有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古中原人杰地灵,名将还是有的,只不过郁郁不得志罢了。”>
“像宗泽那样的将领,如果能成为我们的开路先锋,我金国将会无往而不利。”>
“在座的诸位,你们谁去斗一斗那位老将?”>
金兀术这个时候略显迫切的挺身而出:“大将军,让我去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