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支撑倒是不清楚,不过据我们的探子反馈的情况来看,现在汴梁城内的百姓每天都能正常吃饭,粮食也是正常的量。”>
“他娘的!难不成宋朝的城池内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大型粮库吗?”>
“这……”陆昭阳摇了摇头。>
粘罕咬牙切齿的啐道:“那也得继续熬,宋朝那个狗皇帝总有饥肠辘辘开门求饶的那一天!”>
粘罕内心巨大的变动,完颜宗望全程都在关注。>
陆昭阳说道:“大将军,事到如今,我们不能一味的征战了。”>
“是时候做一些取舍了。”>
整个金军账内,陆昭阳这个来自宋朝的谋士算是最为理智的人之一。>
粘罕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要撤吗?”>
“暂时可以不撤,但是咱们也得未雨绸缪啊。”>
“终归如今我们后方已经集结了宋朝的义军。”>
“现在看来,我们早晚都得离开这里的。”>
“要是到时候情况危机,我们退的太过于仓促,那就不妙了。”>
听了陆昭阳的话之后,粘罕一言不发。>
人家说的有道理。>
如今正月将过,马上春天就要来临。>
中原的春季非常炎热。>
粘罕这等喜欢严寒的野女真,最惧怕的就是中原的高温季节。>
金军也会有很多病情出现。>
这些都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陆昭阳再次说道:“大将军切勿执着了。”>
“这一次我军挥师南下,同样收获颇多。”>
“我们如今撤回去,还能扼守太原。”>
“再加上北宋现在北部边陲有三座军事城池在我军手中,我们虎踞上方,主动权无论何时都在我们手中。”>
粘罕叹了口气:“本将军也不抵触退回北方,只是……”>
粘罕欲言又止。>
陆昭阳已经明白粘罕想要表达什么了。>
他是完全咽不下那口气,那次宋朝的皇帝所撰写的抗金策论。>
这几乎让他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不是最让粘罕难以下怀的。>
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如果自己退兵。>
那回去五国城,他这位主战派的强硬代表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但是着没有办法。>
宗泽现在已经招募数量可以比肩金军的义军,在金军撤退路线上的黄河沿线完成了部署。>
即便宗泽不发动进攻,也能够给金人带去足够大的威慑。>
只不过这种高压态势没有为此多久,那些义军之中的绝大部分就投靠到赵棣所在的北平府了……>
这种奇葩事情,发生在大宋,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即便如此,宗泽也表现出对金军强势的围困态势。>
明显摆好了口袋阵,就看金军进不进来。>
这个阶段的宗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时间换空间。>
至于到处寻找与他决战的金兀术。>
则完全被宗泽溜的团团转。>
宗泽分兵袭扰金人薄弱之处。>
遇到金兀术的铁骑,就避开锋芒。>
等金兀术派遣数十人的骑兵出来打探军情的时候。>
宗泽就会以十倍的兵力合围而歼灭。>
总体说来,自从正月将近。>
缩在汴梁城内的赵烁却是越过越轻松。>
如宋徽宗预测的那种金人的进攻迟迟没有到来。>
反而城外的金军阵型已经愈发松散。>
看样子他们离撤退不远了。>
倒是赵烁把卢德公砍了之后,提拔了张士仁做吏部的尚书。>
这的人,懂得进退,又守规矩。>
铁面无私也正适合在礼部当职。>
为了让大宋的朝堂变成人才聚集地。>
赵烁几乎把自己记忆当中那些属于这个时代的能人异士全部罗列成清单,递交给吏部。>
接下来等到汴梁城外的禁军撤退之后。>
就靠吏部去招揽那些人才了。>
一大早开封府尹李彦回就前来觐见。>
“臣拜见陛下。”>
“李爱卿,找朕何事?”>
“陛下,臣跟陛下汇报一下案情,前两天,京城有不少百姓举报,有人闯入他们家中抢粮。”>
“短短两天,微臣已经接到了上百起类似事件。”>
作为开封府尹,李彦回审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