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为,陛下不可如此武断,倘若金贼期限内没有退兵,那陛下将威严扫地。”>
李彦回是一个忠臣。>
至少他对赵烁是非常忠心的。>
大多是官员恨不得赵烁如此鲁莽轻浮。>
到时候说大话被打脸,那就会引起截然相反的民怨。>
不少人会质疑赵烁的政策,同时也会推翻赵烁之前为了守城做出的种种努力。>
所有人都会觉得赵烁之前的成功是运气使然。>
“五日内,金贼必定离开。”赵烁语气笃定的强调了一遍。>
当天下午,赵烁便以皇帝的手谕亲笔草拟了《抗金策论》的最新版攻略。>
言简意赅的分析了如今宋金对峙的局面。>
并以皇权为证,担保金军五日内就会北撤。>
没有发之前,老百姓多少有些绝望。>
可是当大家都看到这个策论的时候,百姓们的态度又变得格外强硬。>
因为他们相信如今的皇帝陛下。>
正是有新登基的皇帝亲自带领大家,才让整个汴梁城依旧屹立在中原之巅。>
再加上赵烁铁腕反腐的策略,早就在汴梁城内积累了足够多的声望,老百姓们热情拥戴,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也同样有人觉得赵烁此举就是给自己掘墓。>
其中最代表性的人就是赵楷以及宋徽宗赵佶。>
赵佶已经被软禁了。>
他对赵烁不满,也只能在心里骂骂咧咧。>
实质上已经毫无建树了。>
赵楷这几天也被禁足在家,原本忧心忡忡,度日如年。>
可是从府邸管家送来的《抗金策论》上,他很快就找到了自信。>
五天内?>
吹呢吧?>
皇帝为了鼓动人心,已经不顾下限了。>
要是金人不按他的套路出牌,他就威严扫地。>
与此同时,文官们也感到自己的春天要来了。>
在他们看来,现在老百姓已经怨气很大了。>
毕竟都是因为赵烁,大家才被金军困在城内。>
没有了粮食,大多数家庭饥肠辘辘。>
赵烁不想办法筹粮,反而鼓吹金军会一败涂地,五天快速撤退。>
这种事,如果不如他所愿。>
那汴梁城的百姓对赵烁有多敬重,就会变得有多憎恨。>
到时候民怨沸腾,他的皇位必然不保!>
然而,此时汴梁城外的金军也在做着最后阶段的抉择。>
粘罕是打算削减麾下将士们的口粮来延长时间的。>
毕竟这几天不打仗,大家勉为其难的饿几天。>
等发起总攻的那个时候,敞开吃一顿,然后攻城。>
很明显粘罕已经孤注一掷了。>
他就是断定赵烁也支撑不住了。>
搞不好,今天自己在营帐内睡觉的时候,汴京城内就有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靠自己。>
陆昭阳说道:“大将军,我军粮草现在只剩两日可用,快快退兵吧。”>
“如果等粮草消耗殆尽,到时候我们后退的道路将会变得异常艰险。”>
这可不是开玩笑。>
即便是撤军,又谁会饿着肚子回去?>
那是一种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煎熬。>
为了让粘罕改变主意。>
陆昭阳连退兵的理由都准备好了。>
他对粘罕说如今宋朝的义军宗泽虽然有十万大军。>
但是能到现在一直保存的完好,主要原因就是金兀术放水了。>
粘罕听了之后,心神猛的一怔。>
是啊!>
他之前一门心思提防完颜宗望。>
却把四太子金兀术给忽略了。>
那个家伙虽然年轻,却也是五国城内粘罕的政敌。>
粘罕作为完颜阿骨打的肱骨。>
而完颜宗望跟金兀术却是完颜吴乞买的子嗣。>
这些人无比希望将粘罕扳倒。>
也彻底清晰前任金国皇帝留下来的牌章。>
事实上,金兀术确实如陆昭阳说的那样。>
他就是那样做的。>
自从金兀术追击宗泽之后,他就刻意避免将宗泽逼到绝境,迫使对方跟自己决一死战。>
毕竟五千精锐铁骑,是金兀术在朝堂立足的本钱。>
他的铁骑若是动真格的,无论胜败,早就有情报传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