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兴一看宗泽要动真格。>
当场就怂了。>
“宗帅,我们现在应该静观其变,万一陛下真的要跟金人和谈,那我们此时出兵,可就乱了陛下的计划。”>
王福兴显然是畏敌如虎。>
真实的历史,宗泽跟金军会战的时候,王福兴不敢。>
直到宗泽要将他斩首,他才装模作样的出战。>
结果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之前不可一世的金军在跟他的军队碰到之后,酣战没有不到半个小时就立刻溃败。>
这把王福兴高兴坏了。>
从此他也不再畏惧金人。>
此时宗泽一听王福兴这话,就知道他胆怯了。>
于是宗泽说道:“金人素来言而无信,又擅使一些小伎俩,我断定他们是要贻误我军的战机,现在,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催兵濮阳!”>
“将军!”王福兴还要阻挠一下,宗泽沉声冷脸训道:“你不会害怕了吧?”>
“你要害怕就别当义军。”>
“不,末将不怕。”王福兴转身而出,依例调兵。>
此时的汴梁城。>
卢德公和王达的家已经清点完毕。>
大大的超出了赵烁的预期。>
因为两个人家里抄出了三百万两白银。>
这可比徐秉哲还要多。>
之前抄到的经费已经消耗完毕了。>
如今这三百万两白银,确实能够解决目前赵烁面临的大问题。>
昨天的守城之战,双方几乎是进入白热化。>
宋军死伤很多,所以那笔抚恤金也不是小数目。>
基本上三百万两白银等抚恤完之后所剩无几。>
不过大宋的国库却越来越充盈了。>
因为今天一大早。>
军备司那边的案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腹部银库主管廖永如,铁运司的镇守使张权阳,以及盐运司的镇守是邓远。>
还有军备司的副监刘悦周。>
以及户部的三把手李致。>
还有一位没有军权的定阳侯。>
以及户部管理财政的大臣曹爽。>
这些人都是妥妥的腐败分子。>
就是他们与军备司的原镇守使骗取国家财富。>
这个案件是交给祁玉配合新上任的开封府尹李彦回审讯的。>
今天一大早,武德司的武差们就去拜访他们各自的老家跟府宅了!>
对于那些家伙,赵烁懒得搭理。>
不过有他指定的严格的法度。>
所有人的项上人头都得掉。>
并且抄家清点并且追回来的钱财就有四百多万两。>
这一笔钱,足够支撑汴梁城内的军队熬到夏天到来。>
只不过目前捉襟见肘的还是粮食。>
根据户部侍郎刘志旺汇报。>
现在汴梁城的粮库内只剩下三十万担粮草了。>
听起来这个数字很大。>
但是一万多名守军跟两三万临时招募的民兵一天就要消耗两万担。>
因此只能支撑十五天。>
难是真的难,办法也是必须要想的。>
夜幕降临,李彦回来到文德殿跟赵烁汇报引岸置换粮食的进展。>
“陛下,汴梁城内的达官显贵们对此置若罔闻,甚至有人提出要用两份引岸才能置换一份盐或者一份粮。”>
听到这个回答,赵烁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倒是李彦回那垂头丧气的神色已经说明了问题所在。>
“无需自责了。”赵烁劝了一句,心里也极为复杂。>
说到底,汴梁城的大户对朝廷没有信心!>
所以压根就不愿意跟朝廷共渡难关。>
而是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薅朝廷的羊毛。>
想要大发国难财!>
这还是子民?>
达官显贵这个阶级,看来也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李彦回。”>
“臣在。”>
“你现在照我说的做,按照他们提出来的两倍引岸的标准,去置换粮食。”>
“陛下?”>
“照我说的做,现在国库有四百万两白银,你尽量全部兑完。”>
赵烁态度非常明确。>
这个节骨眼上,有粮食就是爹!>
李彦回神色黯然的点了点头。>
白银跟粮食等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