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肱骨。”>
这倒不是赵烁给他戴高帽子。>
而是陈规确实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荣耀。>
他本是一个南方小土司,兼职穷僻之地的七品县尉。>
他所在的那个小县,灾难频发。>
因此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满打满算也才一千多人。>
关键那是县!>
但是他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动员县乡义勇们拿起武器远赴而来。>
这份拳拳的报国之心,感天动地。>
让赵烁一时间就想起来三国时期,同样作为县尊的陈宫。>
哦,他也是姓陈。>
陈家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这样的人才。>
这样的人,就是上天派来的将星。>
性质堪比明末时期,崇祯号召四海义勇入京勤王。>
那个时候也有一个人从名将崛起。>
组织乡勇们为国效忠。>
而那个人,就是明末的大英雄,后来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兵马大元帅,他叫卢象升!>
入京这北宋末年,陈规就是明末卢象升那样的仁人义士。>
“陛下,微臣惶恐。”>
陈规抬起袖子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他是真的惶恐。>
确切的说他是被感动到了。>
他何德何能啊?>
竟然让大宋的皇帝亲自出城来这里等候。>
古往今来,这是多少武将梦寐以求的荣耀啊?>
再说,他只是一个起于微末的义军小首领。>
这一路走来,并没有尽到多大的功劳。>
比起眼前的张叔夜,赫赫有名的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陈规也有点相形见绌。>
“陈爱卿,你值得,我大宋正是有你跟叔夜相公,以及很多忠诚为国的将士,所以才会愈发的强大,百姓的日子也会愈发的充实。”>
赵烁嘴上这么说,心想,只要粘罕率领金贼撤退。>
自己就算再往前走三十里,也是可以迎接的。>
寒暄之后,赵烁也没有急于招呼陈规等人回汴梁城。>
反而下了一道阅兵的指令。>
没错!>
赵烁就是要亲自简约一下这些义军。>
陈规听到这道命令的时候,当真是受宠若惊。>
而那两万义军更是志得意满,异口同声的呐喊:“万岁!”>
自古以来帝王检阅军队,是该军队莫大的荣耀。>
义军们也没想到,今天大宋的皇帝会给他们这辈子无法想象到的荣誉。>
而赵烁这么做,便是要收拢人心。>
毕竟,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