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多数政客,此时都能听出皇帝陛下言语中的不满。>
可赵楷不是政客。>
他是一个投机者。>
赵楷说道:“陛下,臣弟觉得蒋荣的请愿,来的正是时候。”>
“金军已经溃败,可我宋朝士兵的军威正盛。”>
“从古到今,打仗打的不就是士气吗。”>
“所以,现在我们是可以一鼓作气,全军出击,彻底扭转局面的。”>
“哦?!”>
赵烁有些狐疑的寒暄了一句。>
内心深处也对赵楷这个家伙警惕了几分。>
这明摆着之前打仗的时候出工不出力。>
现在看到好处了,就第一个急着跳出来收割了。>
关键,这算好事吗?>
在赵烁的印象中,赵楷跟大多数同辈的皇子们一样,历史上属于妥当的保守派。>
完美的继承了宋徽宗的艺术细泡也完全继承了他的政治能力。>
而蒋荣能够成为赵楷的心腹。>
基本上可以将他从主站派里面剔除出去了。>
两个色厉内荏的家伙,现在突然哇哇叫着要一鼓作气跟金军正面硬刚。>
这纯纯没把豆包当干粮。>
觉得金军不行了?>
赵烁慢慢悠悠的在堂内来回踱步。>
发现皇帝没有表态,赵楷欲言又止。>
这时,赵烁摆了摆手:“请战之事,日后再议。”>
“皇兄。”>
“现在说反击为时尚早,金军很快会重新组织进攻的。到时候朕派蒋荣以及他的部下作守城主力。”>
赵楷一听,这哪行啊!>
他就算再无知,也知道这一次金军围城,大宋士兵折损惨重。>
下一次金人再度攻城的话,那火力只会比这一次更加猛烈。>
到时候守城的损伤自然就大了。>
赵楷不情愿让自己的心腹去城楼上做无畏的牺牲。>
也觉得这是皇帝有意要消耗他的底牌。>
因此,赵楷急忙拱手说道:“陛下……”>
“好了,朕还有其他事情处理。”赵烁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赵楷点点头,满心幽怨的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金军大营的士气已经稍微有了一些起色。>
众多金国的骨干成员聚在一起,开始筹划下一步的动向。>
他们的粮草无法正常供应。>
战略窗口跟战术施展的空间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压缩。>
粘罕面色阴霾,抱怨道:“今日之汴梁禁军,绝不是我们认识的宋朝禁军。”>
“是啊,这次不知道怎么了?那些平日里胆小怯懦的宋人仿佛不怕死了,一个个要跟我们同归于尽。”金由基附和了一句。>
也算是尽量给自己的失败开拓。>
主要是拉不下面子,多找几个借口,总比没有强。>
而战场上最简单高效的借口,就是歌颂敌人太强大。>
这样自己的惨败就不会被看做耻辱。>
粘罕叹了口气:“看来那位大宋的皇帝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帅,您决不能长他人志气。”刘彦宗急忙打断完颜宗望的话,接着说道:“要说这一次我军西线失利,是我的责任。”>
“是我觉得攻城时机成熟,这才说服大帅急于攻城。”>
完颜康发现刘彦宗竟然主动帮着粘罕,当下也不乐意。>
他作为大金的太子党,呵护的是文武兼备的完颜宗望。>
是以,完颜康当即佯装愤怒道:“刘彦宗,既然归咎于你,那你不能耍耍嘴皮子就这么过去吧?”>
“方才那一战,我折损了两千军士。”>
“你折损了三千出头。”>
“其他两条线也损失了两三千人。”>
“他们可都是我大金国的精锐。”>
“完颜康,精锐怎么了?本将也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了。”金由基忍耐不住,当即站出来帮助刘彦宗说话。>
眼看着这派又要口水,完颜宗望拍案而起,账内的争执顿时听了下来。>
“此事,谁也不能责怪。”>
“主要是今日之宋军,已非昔日之比了。”>
这时,坐在椅子上的陆昭阳语气虚弱的说道:“殿下说的对。”>
“如今大宋被那个狗皇帝带的信心爆棚。”>
“再加上宋军刚才获得小胜,军心大振。”>
“我们在短期内不应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