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空穴来风。
皇后派的退潮,不代表这股鼎盛时曾占据政府三分之一高位的势力愿意就此消声蹑迹。就杜法拉所知,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收敛了爪牙,装出一副战战兢兢畏惧的样子。至少在杰拉德-贝林加尔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财政部,对新任主官阳奉阴违的就不在少数。这造成杜法拉这一年来拿不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政绩来。当权的几个重要人物的消失,皇后的**态度,使这伙人暂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但杜法拉相信,只要某个人有胆量站出来振臂一呼,依旧能凝聚起偌大的实力。当然,这个人也必须要敢于直接面对皇帝的敌视。帝国的官僚体系建立数百年了,高高在上的皇帝,有时候还真不在这些深知统治艺术的官员眼里。至少杜法拉本人就知道好几种迫使皇帝做出让步的途径。譬如,与他私下结盟的摄政枸纳-乌代尔,又或是近来多次向他示好的温妮菲-索尔特王妃。
他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努若五世皇帝三十多年的统治,在帝国财政上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去年,帝国国库岁入增加到两百八十万尔瑟币,创造了皇帝执政来的最高纪录。其中伊姬斯达到的一百一十五万。另外西瑟利亚六十万,米索美娅六十万,都比3282年的时候多了百分之二十。只有阿蔢达尼亚因为战事,年底最后一笔税款没能收上来,所以降低为十万。帕加保持原状不变,二十五万。收入多,支出也是破纪录的庞大。为了弥补3282年战后抚恤的坑,一次性填入了近五十万。之前几支军团减员退役,两年里花费又是五十万。单是这两笔,再加上去年那场带血的雪白婚礼,就把借被讽刺地称为‘大盘剥’的大规模增税政策在伊姬斯榨取到的额外收入,花了个七七八八。城市的建设、驿站和道路的维护、贵族群体的岁酬、皇家的开销,哪个不是吞金的老虎?皇帝逐步退出执政,需要建造养老之所。在摄政和王妃的多次催逼下,杜法拉咬咬牙又多支出了十多万。所以两年来,空荡荡的国库依旧空荡荡的连老鼠都活不下去了。
何况这种国家收入的爆发性增加,绝不是什么正常情况。‘大盘剥’是有明确时间限制的,三年。也就是说,帝国财政部的好日子只剩下最后一年了。谁都知道,要是三年后继续在伊姬斯执行压迫政策,图拉克王子再亲民,十三军团再有威慑力,帝国的海外省也一定会爆发叛乱。而且是本地土著和殖民者联合起来,反抗横征暴敛的帝国政府。到时候,一定是要拿人头去安抚人心的。谁的头?图拉克王子的?不可能!只可能是他这个蒙蔽了皇帝和王子殿下的财政部主官。可见,杜法拉接替的位置就是个火山口。那他为什么要接,而且是兴高采烈地去接呢?原以为至多撑过三年,待随皇帝出征的几支军团清理地差不多了,压力自然而然就会降低。没想到阿蔢达尼亚的亡灵突然发彪,还是大发彪。帝国的钱袋子,这次就算兜底倒出来,也不够开销的!
杜法拉斟酌了一番语句。“陛下应该还记得,上个月我刚秉承您的旨意,向老禁卫军支付了一笔十三万龙币的津贴罢。是用来奖励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对皇帝陛下以及帝国的忠诚的。”
努若五世盯了新任财政部主官一会儿,才微微颌首。“具体金额我不记得了,但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有问题吗?”
“没有,一点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杜法拉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个引子。“收到奖励的老兵无不感激流涕,纷纷赞颂您的大方和仁慈。不过,请恕我的一时大意疏忽,这笔支出全部是现金。而且是用伊姬斯年底送来的最后一笔税款,融化后新铸的新龙币,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国库的现金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了。”
本该领会意思的皇帝却明知故问地说。“三十万,足够重新装备两支军团了。”
“但是…..,但是,陛下。”听说皇帝要把国库的余款都拿出来,杜法拉顿时急了。先不说那三十万完全是账目上的款项,是不是真的有他根本不敢保证。就算真有,离3285年新税入库至少还有两个月,国库里一点余钱不留的话,可是要出大问题的。算他的脑子灵活,立刻想到的解释的借口。“罗布达莫斯阁下进门前,刚向我询问过官员们年薪发放的事。这笔钱里,近半就是为此准备的。要不……,如果首相和其他阁僚同意的话,财政部就暂时扣下了,到明年年中的时候一起发?”
喂喂,什么‘同意的话就先扣下了’!谁要是同意这馊主意,就准备过年的时候被帝国一万多大小官员们诅咒到死罢。还让不让人过年了?
一向与人为善的罗布达莫斯首相此时不得不站出来了。虽然他心里那个埋怨,那么恼火啊。谈军事方面的事,怎么绕来绕去,绕到大伙儿的薪水上了。又不是人人都是杜法拉家那样拥地数千亩的大地主,不在乎帝国政府发的那点小钱的。
未发声前,他先咳嗽了一声。“杜法拉阁下,能为帝国安危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实乃吾等同僚、官宦小吏之荣幸。不过,吾等与国同休之勋贵不论。是否先将其辛劳所得下发,再由彼等自愿上缴,更为彰显彼无爵官员之觉悟?否则,免不得会有些克扣盘剥的苟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