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几天后,候犯的使者回到郈邑,带来了齐景公答应帮助候犯的消息,候犯兴奋不已,有了齐景公这个靠山,谁还能撼动自己?
可是紧接着一个消息在郈邑流传,据说是齐景公帮助候犯的条件就是收了郈邑。这没什么可怕的,反正候犯也不是郈邑唯一的主人,之前老大不就是公敛阳吗?
可怕的是,有消息声称,齐景公觉得就这么收了郈邑自己不好意思,准备迁移郈邑的百姓到齐国充实户口。
这下子郈邑百姓炸了锅,你们这些人换来换去的,不都是为了自己吗?凭什么就非得让我们搬家?你们强拆啊!我们偏不去!装什么大尾巴狼,直接把郈邑收了得了!
可是谁都知道,齐景公要是非得让郈邑百姓搬迁,谁敢不去?
一股不安定的躁动气氛在郈邑隐隐散布。
这些消息的散布,和整个郈邑形势的布局都离不开一个人——驷赤。
作为候犯的心腹,驷赤没有理由这么做。
但是作为叔孙氏曾经的家臣,驷赤有一万个理由这么做。
他不是为了权力,更不是为了自己。
是为了郈邑能够重新回到叔孙氏名下!
驷赤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引发所有矛盾的机会。
候犯对郈邑发生的一切丝毫不知,他高兴的不行,我候犯厉害吧?叔孙氏和孟孙氏联合攻打我,还不是拿我没办法?
你急什么?马上就有办法了。
这一天,候犯喝醉了。
驷赤明白,行动的时候到了。
十几个人绕着郈邑边哭边跑,他们没疯,他们都念叨着,齐景公命令我们要搬迁啊,怎么办啊,还有三天就要动身了!
这家伙所有人全跑出来了,是要逼我们去齐国吗?
凭什么?凭什么?
可是大家都明白,去哪儿说理去!
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着家人哭泣,忽然有人发现了盔甲。
盔甲!
老百姓穿上盔甲包围了候犯的府邸,甚至还有守城的军士,谁愿意忽然被移民到齐国啊!
驷赤看着谣言演变的**在上演,他孤身进入候犯府邸,摇醒了醉醺醺的候犯,说大人怎么办呢?现在都被包围了!
候犯蒙了,包围了?谁?孟孙氏和叔孙氏?
驷赤几次讲解,候犯才明白眼前的形势。
明白之后更加蒙圈了,我可怎么办啊!齐景公怎么不来救我啊!
驷赤焦急的问,大人还有武器吗?
候犯说那啥不是你让准备武器盔甲抵御叔孙氏吗,估计老百姓抢的就是那个!
有武器顶什么用啊,有武器你也没人啊!
驷赤说那这样,我誓死也要保卫您离开这里!
驷赤走出候犯府邸,对群众说明,如果能够让候犯和他的家人离开郈邑,齐景公就不会让你们迁移了。
老百姓鸦雀无声,驷赤是候犯的亲信,谁都知道。他都说以后不会让迁移,那就是之前有迁移这回事!没说的,赶紧让候犯这个扫把星离开郈邑!
酒气熏天的候犯带着家人从老百姓中走过,离开了自己苦心经营的郈邑。
候犯就不明白了,怎么忽然老百姓都开始反对自己了呢?为了给公若藐报仇?
到底是怎么回事?
候犯一家刚离开东门,驷赤就引着孟孙无忌的大军进入了郈邑。孟孙无忌还真没想到会是这样进入郈邑,这么多天,这么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都是这该死的候犯!
孟孙无忌想起来就恨得牙根痒痒,但是驷赤却劝他别追了,自己已经答应给候犯一条生路了。
叔孙氏为了感谢驷赤的功劳,任命驷赤为郈邑宰。
驷赤的智慧和能力,在百姓看来作郈邑宰当之无愧。
郈邑就此安定。
而候犯投奔齐军之后,也将消息带入,司马穰苴一看,人家都已经平定内乱了,我还凑什么热闹呢?齐军班师。
孟孙无忌和叔孙州仇在处理好郈邑的事情之后也回到了鲁国。
空欢喜一场的倒是公山不狃。
当公山不狃听到候犯作乱的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他想孟孙氏和叔孙氏都去剿灭候犯了,输赢暂且不论,鲁国现在就季孙氏一家,岂不是势微?
必须抓住机遇!
公山不狃召集费地军士,紧急攻打曲阜。
要是单凭公山不狃,倒也不一定能赢。
可是叔孙辄作为内应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他居然打开城门迎接公山不狃!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