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治国理想看来目前是无法实现了,而伍子胥的强国之路还在继续。
不过吴王阖闾经过了大败楚国之战,不但在诸侯中风生水起,他自己也骄傲了。
楚国,多牛的国家,说谁不顺眼就打谁,历任诸侯霸主哪个没为楚国头疼?谁又真正让楚国信服?
可是我吴王阖闾,就能打败楚国,而且是攻破郢都,让楚国人闻风丧胆!
在骄傲中自满的吴王阖闾,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游乐上。他在吴国大兴土木,修筑了长乐宫,并且在姑苏山修筑了高台。古代君主在国力强盛之后,就喜欢用修筑宫殿来宣示自己的国力强大。比如楚国修筑的章台宫,晋国修筑的祈之宫,如今吴国还一举修筑了两座宫殿。但是这种豪华宫殿的修筑往往成为国内矛盾的爆发点,凭什么举一国之力就给君侯一个人盖房子?这不是侵占公款吗?就算当时的百姓意识不到这点,但是民力为之衰竭,百姓自然怨言四起。
一锅热油,再加上几个水花,那必定是噼里啪啦!
话说这姑苏山在吴国都城西南三十里地处,吴王阖闾命人修筑九曲之径,通往姑苏山。春夏,吴王阖闾在高台办理公事,到了秋冬,才回到长乐宫。
人在骄傲的时候就容易妄想,放大别人的坏处,放大自己的好处。所以骄傲的人往往尾巴翘的高,如果他有尾巴的话。
本来吴王阖闾在两座宫殿里休闲养生很是快乐,但是他忽然不能不收拾越国啊!越国不是还讨伐我们吴国吗?转念又想到齐国和楚国如今交好,吴王阖闾就更恨了。你齐国有意思吗?齐桓公在的时候,到了楚国门口,宣示了一番兵力,居然没动手就回去了。如今我们吴国把楚国大败了,你又和楚国搞友好往来,那就是变着法的和我们吴国过不去呗?
吴王阖闾一怒之下,准备先讨伐齐国,再讨伐越国。
消息传出,伍子胥非常震惊,齐国是那么容易打的?隔着十万八千里人家怎么着你了?
伍子胥第一时间赶到吴王阖闾身边劝解,主公,您可不能轻易这么决定!使者往来那是常事儿,也不能说齐国就帮着楚国了。他们之前也有很多矛盾和纠纷不是吗?再说,您就是要打仗,总也得有个借口不是?这样,如今世子波的妻子去世,您干脆派人去齐国求婚,如果齐国不答应,我们再打齐国不迟。
先去求婚,当不成亲家就是仇人。
这都是什么逻辑?
您这到底是希望答应求婚还是不答应?
吴王阖闾一听,这个借口挺好,于是派大夫王孙骆前往齐国临淄求婚。
这时候齐景公年老体衰,宫里只有小女儿少姜还没出嫁。齐景公根本不想让最小的女儿远嫁吴国,据说那地方可是蛮横!可是不答应,谁不知道吴国强横,那是连楚国都打的满地找牙的主儿,难道齐国就比楚国强?
经过各位大臣的心理辅导,齐景公一万个不愿意的同意了这门婚事。
王孙骆回复吴王阖闾,别说,吴王阖闾很是高兴,看来这齐国还是和我们吴国好啊!那这样,赶紧纳币,迎娶少姜。
齐景公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我们齐国,要是管仲和晏婴有一个还活着,还能沦落到这一步?
舍不得也没办法,齐景公派大夫鲍牧送少姜出嫁到吴国,请致意吴王阖闾,好好对待少姜。
少姜经历了一番路途颠簸,来到了吴国,和世子波结为夫妻。
可是少姜实在太年幼了,她思念故乡,更不习惯吴国的生活。每天,少姜做的就一件事情:哭。任凭谁来劝说,也都是改不了这个局面。
没过多久,少姜竟然抑郁成病。
吴王阖闾怜悯少姜,命人改造北门城楼,改名为望齐门,让少姜在此遥望齐国。
能看见吗?
当然看不见。
少姜的病一日更比一日沉重,临终的时候,她请世子波请求吴王阖闾,就把自己安葬在虞山顶。听说虞山顶上,可以看见东海。
少姜去世了,吴王阖闾同意了她的请求,将她安葬在虞山顶上。
这都能答应,怎么就不能放少姜回国呢?
本章已完成!